“于今幾太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于今幾太守”全詩
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沖斗。
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北固懷古》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北固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德裕
自有此山川,
于今幾太守。
近世二千石,
畢公宣化厚。
丞相量納川,
平陽氣沖斗。
三賢若時雨,
所至躋仁壽。
中文譯文:
這座山川自古以來就存在,
到現在已經有幾位太守曾治理過。
近代有兩位名望很高的官員,
畢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仁德而被稱頌。
丞相曾測量著這條河川的寬廣,
平陽的氣勢如同星斗閃爍。
三位賢人猶如及時的雨水一樣,
到達這里,使這里的人們獲得了長壽和福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北固山和周邊地區的壯麗景色,以及歷代官吏對這里的治理和發展。作者通過描繪山川的莊嚴和壯美,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敬意。
詩中提到了過去幾位太守,暗示了這里的歷史悠久和豐富。近代的畢公被贊頌為有才德的官員,顯示了作者對德才兼備的人物的推崇。
丞相測量川流的寬度,描述了周圍地區的壯闊景觀,特別是平陽的氣勢如斗的特點。這里的山川和氣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文的輝煌。
最后,詩中提到的三位賢人象征著仁義和智慧,他們的到來給這里的人們帶來了福祉和長壽。這種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社會和諧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山川自然景觀和歷代官吏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土地的熱愛和景色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德才兼備的人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今幾太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gù huái gǔ
北固懷古
zì yǒu cǐ shān chuān, yú jīn jǐ tài shǒu.
自有此山川,于今幾太守。
jìn shì èr qiān dàn, bì gōng xuān huà hòu.
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chéng xiàng liàng nà chuān, píng yáng qì chōng dòu.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沖斗。
sān xián ruò shí yǔ, suǒ zhì jī rén shòu.
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
“于今幾太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