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上唱伊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滕王閣上唱伊州”全詩
半是半非君莫問,好山長在水長流。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重登滕王閣》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登滕王閣》是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滕王閣上唱起伊州之歌,
二十年前我曾到此游。
真真假假,君莫問,
美麗的山巒依舊,流水依然不斷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登上滕王閣,回憶起二十年前的游歷之情景。詩人在閣上唱起了伊州之歌,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中以“半是半非君莫問”表達了事實與虛構的交織,意味著過去的經歷已經模糊,真假難辨,無需過多追問。最后兩句“好山長在水長流”,表達了歲月更迭,山巒依然美好,流水依然不停,時光流轉無情,但自然景觀依舊壯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過去的游歷和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然恒久不變的贊美。詩人以滕王閣為起點,回憶起二十年前的游歷經歷,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他用“半是半非君莫問”來形容過去的事情已經模糊,真假難辨,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記憶的飄渺。最后兩句以自然景觀的永恒不變來對比人事的變遷,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之情和對自然界的贊美之意。通過描繪滕王閣、伊州之歌、山水景觀等元素,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懷舊情感和自然之美。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思考人生滄桑和自然恒久不變的啟示,展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表達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滕王閣上唱伊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dēng téng wáng gé
重登滕王閣
téng wáng gé shàng chàng yī zhōu, èr shí nián qián xiàng cǐ yóu.
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bàn shì bàn fēi jūn mò wèn, hǎo shān cháng zài shuǐ cháng liú.
半是半非君莫問,好山長在水長流。
“滕王閣上唱伊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