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忽向尋陽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頭忽向尋陽使”全詩
回頭忽向尋陽使,太守如今是惠持。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雙峰寺得舍弟書》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峰寺得舍弟書》是唐代詩人李涉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雙峰寺拜訪祖師后,再次回頭看到尋陽使者,意外地發現現任太守是他的朋友惠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暫入松門拜祖師,
殷勤再讀塔前碑。
回頭忽向尋陽使,
太守如今是惠持。
詩意:
詩人來到雙峰寺,虔誠地向祖師行禮,
再次讀著寺廟前的碑文。
突然回過頭,看到尋陽使者,
驚喜地發現現任太守竟然是他的朋友惠持。
賞析:
《雙峰寺得舍弟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偶然的相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緣分的感慨。詩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在雙峰寺拜訪祖師的場景,通過使用"暫入松門拜祖師"這樣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于宗教信仰和尊重的態度。接著,詩人提到他再次讀著寺廟前的碑文,這體現了他對歷史的重視和對前輩智慧的贊嘆。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使用"回頭忽向尋陽使"來表現自己的突然發現和驚喜。這個意外的相遇讓詩人感到欣喜,因為他發現現任太守竟然是他的朋友惠持。這個意外的重逢在詩中扮演了轉折點的角色,使整首詩增添了溫情和喜悅。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緣分的珍視,通過詩人的發現和驚喜,展示了人際關系中的溫暖和意外的美妙。這樣的作品使人感受到友情和緣分的力量,給人以溫暖和希望的感覺。
“回頭忽向尋陽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fēng sì dé shè dì shū
雙峰寺得舍弟書
zàn rù sōng mén bài zǔ shī, yīn qín zài dú tǎ qián bēi.
暫入松門拜祖師,殷勤再讀塔前碑。
huí tóu hū xiàng xún yáng shǐ, tài shǒu rú jīn shì huì chí.
回頭忽向尋陽使,太守如今是惠持。
“回頭忽向尋陽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