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潭上新秋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琉璃潭上新秋月”全詩
不似本宗疏二教,許過云壑訪潛夫。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酬舉生許遇山居》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舉生許遇山居》是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琉璃潭上新秋月,
清凈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
許過云壑訪潛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的心境和思考。作者提到琉璃潭上的新秋月和清凈泉中的智惠珠,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智慧。作者在這種寧靜的環境中,思考自己的修行和信仰,認為自己不像那些宗教中的疏離和教條,而是愿意虛心向真正的修行者學習。
賞析:
1. 自然景物的描寫:作者通過描繪琉璃潭上的新秋月和清凈泉中的智惠珠,展現了山居環境的寧靜和美好。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清新、凈化心靈的感覺,與作者的內心境界相呼應。
2. 內心的寧靜與智慧:作者通過表達自己在山居中的心境,向讀者展示了一種追求寧靜和智慧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環境中,作者能夠靜心思考,感悟人生的真諦。
3. 對宗教的思考:作者提到“不似本宗疏二教”,表達了自己對宗教的思考和態度。他認為真正的修行者應該超越宗教的教條和疏離,愿意虛心向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修行者學習。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于信仰和修行的獨立思考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山居中尋求寧靜和智慧的心境,并對宗教和修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表達,作者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平靜與真知的思想意境。
“琉璃潭上新秋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jǔ shēng xǔ yù shān jū
酬舉生許遇山居
liú lí tán shàng xīn qiū yuè, qīng jìng quán zhōng zhì huì zhū.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凈泉中智惠珠。
bù shì běn zōng shū èr jiào, xǔ guò yún hè fǎng qián fū.
不似本宗疏二教,許過云壑訪潛夫。
“琉璃潭上新秋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