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崖古樹千般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崖古樹千般色”全詩
欲問前朝戴居士,野煙秋色是丘陵。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題招隱寺即戴颙舊宅》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招隱寺即戴颙舊宅》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涉。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崖古樹千般色,
一井寒泉數丈冰。
欲問前朝戴居士,
野煙秋色是丘陵。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座隱寺和戴颙(音譯)的舊宅為主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前朝戴颙的提及,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歷史的思考和感慨。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懷,營造出淡雅而富有意境的氛圍。
賞析:
首句描繪了隱寺周圍的兩崖古樹,這些古樹呈現出千般色彩,可能是指它們在不同季節或不同角度下的變化。這種描繪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多樣性。
第二句描述了一口井中的寒泉,泉水非常冰冷,結成了數丈高的冰。這表現了嚴寒的冬天,也可以視為時間的凍結和凝固,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歷史的沉淀。
第三句提到了前朝的戴居士(指戴颙),詩人有意與歷史人物產生聯系。這種聯系使得詩歌承載了一種對歷史的向往和追憶,也暗示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思考和感嘆。
最后一句將野煙和秋色與丘陵相聯系。野煙和秋色都是秋天的象征,而丘陵則代表著自然景觀。這種景象更加強調了詩歌中的自然元素,也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境的營造,使得讀者能夠體會到自然之美和歷史之痕跡,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和歷史的深思。
“兩崖古樹千般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o yǐn sì jí dài yóng jiù zhái
題招隱寺即戴颙舊宅
liǎng yá gǔ shù qiān bān sè, yī jǐng hán quán shù zhàng bīng.
兩崖古樹千般色,一井寒泉數丈冰。
yù wèn qián cháo dài jū shì, yě yān qiū sè shì qiū líng.
欲問前朝戴居士,野煙秋色是丘陵。
“兩崖古樹千般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