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壑連山接杳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壑連山接杳冥”全詩
一出縱知邊上事,滿朝誰信語堪聽。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題連云堡》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連云堡》
由來天地有關扃,
斷壑連山接杳冥。
一出縱知邊上事,
滿朝誰信語堪聽。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天地之間有一扇緊閉的大門,
斷崖陡峭,山脈連綿,伸延至遠方。
只有真正踏足邊塞,才能了解那里的事情,
而在朝廷之上,有誰會相信,愿意聆聽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景象和邊塞與內地之間的隔閡。詩中提到了緊閉的大門和陡峭的山脈,形容邊塞地區的艱苦和邊疆的險要。作者表達了只有親自到邊塞地區才能了解那里情況的意思,暗示了朝廷內的官員對邊塞事務缺乏真實了解和關注。詩中問道“滿朝誰信語堪聽”,表達了對朝廷官員們是否會關注邊塞事務和聽取真實情報的質疑。
賞析: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形容邊塞地區與內地之間的隔閡和差異。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激發讀者對邊塞地區的好奇和興趣。同時,通過對朝廷官員的質疑,抨擊了當時朝廷體制中對邊塞地區事務的冷漠和忽視。整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表達了作者對邊塞狀況和朝廷政治的憂慮和不滿。
“斷壑連山接杳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ián yún bǎo
題連云堡
yóu lái tiān dì yǒu guān jiōng, duàn hè lián shān jiē yǎo míng.
由來天地有關扃,斷壑連山接杳冥。
yī chū zòng zhī biān shàng shì, mǎn cháo shuí xìn yǔ kān tīng.
一出縱知邊上事,滿朝誰信語堪聽。
“斷壑連山接杳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