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態嬌羞月思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態嬌羞月思閑”全詩
仙路迷人應有術,桃源不必在深山。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贈長安小主人》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長安小主人
上清真子玉童顏,
花態嬌羞月思閑。
仙路迷人應有術,
桃源不必在深山。
中文譯文:
送給長安的小主人
上清真子有著玉般的容顏,
花的姿態嬌羞地思考著閑事。
仙路迷人,必定有著獨特的技藝,
桃源不一定必須在深山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字數不多,卻表達了作者對長安的少年主人的贊美和對仙道修煉的態度。
首句“上清真子玉童顏”,描繪了小主人端莊美麗的容貌,可能是指他具有出類拔萃的仙道資質。第二句“花態嬌羞月思閑”,通過花的姿態嬌羞的形容小主人思考事物時的純真境界,可能意味著他對追求真理和精神尋求的追求。
第三句“仙路迷人應有術”,表達了作者對修煉仙道的人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藝和方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迷戀仙道的奧妙。
最后一句“桃源不必在深山”,表達了作者對桃源的向往,桃源是一個傳說中的烏托邦世界,不一定必須存在于崇山峻嶺之間,有可能在世俗人間中追求到。
整首詩結構簡練,表達了對少年主人清秀容顏以及對仙道修行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認為桃源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也可能存在于現實生活中。
“花態嬌羞月思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áng ān xiǎo zhǔ rén
贈長安小主人
shàng qīng zhēn zǐ yù tóng yán, huā tài jiāo xiū yuè sī xián.
上清真子玉童顏,花態嬌羞月思閑。
xiān lù mí rén yīng yǒu shù, táo yuán bù bì zài shēn shān.
仙路迷人應有術,桃源不必在深山。
“花態嬌羞月思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