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日朱旗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曳日朱旗卷”全詩
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
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曳日朱旗卷,參云金障開。
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漢畤光如月,秦祠聽似雷。
寂寂蕓香閣,離思獨悠哉。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聽說上仙要回返仙山,皇帝親自出巡到了蓬萊仙島。
中軸線東移,北辰星轉移位置,左丞駕車南下到臺灣。
黃山聽見鳳笛聲,清蹕陪伴龍王的儀仗。
拖著太陽的紅旗卷,破開云層金障展開。
早晨進宮參拜五城的柳樹,晚上宴請柏梁山的醉杯。
漢宮中的燈火如同明亮的月光,秦祠中的音樂如雷鳴般震天。
寂靜的蕓香閣,思念之情獨自悠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盧照鄰在唐朝所寫,以描述贈送許左丞從駕萬年宮的場景和景象為主題。詩中描繪了許左丞出使的盛況和壯麗的場面。整首詩以寫實的手法,通過描繪細節和景色的變化,展示了當時朝廷的華麗和莊嚴。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將中樞北移的北極星比喻為政府的改革和政策調整,將黃山傳來的鳳笛聲比喻為吉祥的預兆,將參云金障的場景描繪得絢麗而華美。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和宮廷場景為主,展示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華和輝煌,以及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富有情感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同時也展現了對于世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盛世的繁榮和宮廷文化的壯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曳日朱旗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ǔ zuǒ chéng cóng jià wàn nián gōng
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wén dào shàng zhī huí, zhào bì xià péng lái.
聞道上之回,詔蹕下蓬萊。
zhōng shū yí běi dǒu, zuǒ xiá qù nán tái.
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
huáng shān wén fèng dí, qīng bì shì lóng méi.
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yè rì zhū qí juǎn, cān yún jīn zhàng kāi.
曳日朱旗卷,參云金障開。
cháo cān wǔ chéng liǔ, xī yàn bǎi liáng bēi.
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hàn zhì guāng rú yuè, qín cí tīng shì léi.
漢畤光如月,秦祠聽似雷。
jì jì yún xiāng gé, lí sī dú yōu zāi.
寂寂蕓香閣,離思獨悠哉。
“曳日朱旗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