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言耳重知師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師言耳重知師意”出自唐代李廓的《贈商山東于嶺僧》,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hī yán ěr zhòng zhī shī yì,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師言耳重知師意”全詩
《贈商山東于嶺僧》
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云。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贈商山東于嶺僧》李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商山東于嶺僧》是唐代詩人李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商山東于嶺僧
商山東西路欲分,
兩間茅屋一溪云。
師言耳重知師意,
人是人非不欲聞。
中文譯文:
送給商山東于嶺的僧人
商山東西的路即將分開,
兩間茅屋,一條流云。
師言雖重,我懂得師的意思,
人與人的情感變化,我不愿意聽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商山東于嶺的僧人為題材,通過描繪場景和表達感慨展現了詩人深刻的思考和內心的感受。
首先,詩人描述了商山東西的路將會分開的情景。商山是一個有名的山脈,詩人通過商山東西的路來象征人與人之間的分離,暗示了世事的無常和變遷。
接著,詩人描繪了兩間茅屋和一條流云,形容了僧人極簡樸素的生活環境。茅屋代表著清貧和苦行,在佛教中有修行的意義。流云則象征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表達出僧人無拘無束的心境。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師言的重視和對人情變化的回避。詩中的“師言耳重知師意”強調了僧人的教誨對詩人的影響,而“人是人非不欲聞”則表明詩人對于人事變幻的感嘆和不愿意聆聽的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事變化的反思,提出了超越塵世的尋求。通過對僧人生活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于生命和人情的深入體悟,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真理、擇取音行的佛家情懷。
“師言耳重知師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āng shān dōng yú lǐng sēng
贈商山東于嶺僧
shāng lǐng dōng xī lù yù fēn, liǎng jiān máo wū yī xī yún.
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云。
shī yán ěr zhòng zhī shī yì, rén shì rén fēi bù yù wén.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師言耳重知師意”平仄韻腳
拼音:shī yán ěr zhòng zhī shī yì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師言耳重知師意”的相關詩句
“師言耳重知師意”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師言耳重知師意”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師言耳重知師意”出自李廓的 《贈商山東于嶺僧》,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