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伊洛照馀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分伊洛照馀霞”全詩
弓開后騎低初月,鶚駐前旌拂暮鴉。
閨信坐遲青玉案,弄兒閑望白羊車。
今來憶事涼風晚,煙浦空悲黃菊花。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憶至鞏縣河宿待家累追懷》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憶起鞏縣河畔住宿之時,河邊的鞏樹已經翻紅,秋日的太陽斜斜地照耀著水面,夕陽余暉映照出一片紅霞。離開城市的繁忙,箭靶放下,騎馬低頭,初月悄然升起,鶚鷹停在前旌之上,掃過暮色中的烏鴉。
思念著家鄉的親人,坐在翠玉案前,淡淡的香氣飄散開來,兒童們閑散地望著遠處的白羊車。
如今回憶起那些事情,涼風吹拂,傍晚的煙浦無處尋覓,空留著凄涼的黃菊花。
詩意:
這首詩以懷念的情感回憶起作者在鞏縣河畔住宿的時光。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傳達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繪,也有家庭的溫馨場景,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深厚感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精確的描寫細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家鄉的思念。詩人運用了夏秋之交的自然景象,如河邊的鞏樹翻紅、秋日斜陽余暉等,將自然與人類的情感聯系在一起,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詩中還描繪了家庭的場景,如坐遲于閨信的情侶,閨中女子弄兒閑散地觀賞白羊車,點綴了詩歌,增加了溫馨的氛圍。
最后幾句詩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用“涼風晚”來形容回憶的時刻,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凄涼與傷感。最后一句“煙浦空悲黃菊花”,形象地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從自然景觀到家庭場景,再到個人情感的流露,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之美構筑了一幅深情的畫面,體現了李紳詩歌的優美和真摯。
“水分伊洛照馀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zhì gǒng xiàn hé sù dài jiā lěi zhuī huái
憶至鞏縣河宿待家累追懷
gǒng shù fān hóng qiū rì xié, shuǐ fèn yī luò zhào yú xiá.
鞏樹翻紅秋日斜,水分伊洛照馀霞。
gōng kāi hòu qí dī chū yuè,
弓開后騎低初月,
è zhù qián jīng fú mù yā.
鶚駐前旌拂暮鴉。
guī xìn zuò chí qīng yù àn, nòng ér xián wàng bái yáng chē.
閨信坐遲青玉案,弄兒閑望白羊車。
jīn lái yì shì liáng fēng wǎn, yān pǔ kōng bēi huáng jú huā.
今來憶事涼風晚,煙浦空悲黃菊花。
“水分伊洛照馀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