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廟萬年長血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廟萬年長血食”全詩
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云霓。
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云化紫泥。
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新樓詩二十首·禹廟》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樓詩二十首·禹廟》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禹廟的壯麗景色,表達了文化的傳承和人與天的和諧關系。
禹廟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開天辟地的偉大君主禹而建立的廟宇。詩中的“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暗示了禹治水的偉大事跡,他使水土得以平息,大地變得肥沃和富饒。
詩中的“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云霓”描繪了禹廟的景色,山巒環繞,形成了一個宛如屏風的背景,與廟宇的金闕相呼應,更加增添了莊嚴肅穆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云化紫泥”揭示了禹廟內壁鐫刻的秘文和寶物,給人一種神秘、神圣的感覺。
最后兩句“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表達了禹廟中祭祀祖先的莊嚴儀式,廟宇長久以來一直進行著祭祀,彰顯了明德與天齊的思想。
整首詩形象地展示了禹廟的輝煌景象,透露出文化的傳承和人與天的和諧關系。詩人通過描寫廟宇的壯麗景色和活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敬仰和對禮敬傳統的思考。
“清廟萬年長血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yǔ miào
新樓詩二十首·禹廟
xuē píng shuǐ tǔ qióng cāng hǎi, běn chā dōng nán jǐn kuài jī.
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
shān yōng cuì píng cháo yù bó,
山擁翠屏朝玉帛,
xué tōng jīn quē jià yún ní.
穴通金闕架云霓。
mì wén lòu shí zàng qīng bì, bǎo jiǎn fēng yún huà zǐ ní.
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云化紫泥。
qīng miào wàn nián zhǎng xuè shí, shǐ zhī míng dé yǔ tiān qí.
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清廟萬年長血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