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爭顏色泛金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爭顏色泛金杯”全詩
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淺深芳萼通宵換,委積紅英報曉開。
寄語春園百花道,莫爭顏色泛金杯。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新樓詩二十首·海棠》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樓詩二十首·海棠》
春日海邊,一株美麗的海棠樹,生長著奇特的顏色,宛若仙山中栽種的。聽說是從閬苑傳來的芬芳,看圖上出現的蓬萊仙山也有這種花。
花瓣的淺深交替不停地變換,委順著折疊起伏,紅色的花蕊在黎明時分盛開。我將這番感觸寄寓在春園里的百花之中,告訴它們不要爭奪顏色,而是讓顏色在金杯中泛出各種光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美麗的海棠花為主題,寫出了花朵的奇特和美麗。詩中的海棠花生長在海邊,顏色斑斕奇特,給人一種非凡的感覺,作者直言這是從仙山上移植而來的花朵。他以生動的描寫,將海棠花比作人間仙山,賦予了花朵神秘和超凡的形象。
詩中,作者以溫柔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美麗景象,表現出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美的和諧統一。作者用換顏色的花瓣暗喻人生的變換和無常,用盛開在黎明的花蕊寄托了自己對美好的向往和希冀。最后,作者將這份感受寄寓在春園中的其他花朵之中,告訴它們不要爭奪顏色,而是讓色彩在一起混雜,共同散發出美麗的光芒。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贊美。通過對海棠花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贊賞,也展示了他對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同時,詩人借助色彩的變化,暗示了人生無常和多變的特點,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敬畏。
中文譯文:
海邊的佳樹猶如仙山中栽種,展示著奇特的色彩。
瓊蕊的芬芳傳自閬苑,紫芝的圖景描繪了蓬萊。
花瓣輕深不斷地變換委曲,紅色的花蕊在黎明時開放。
我將這份心情寄托在春園中的百花之間,告訴它們不要爭奪顏色,而是讓顏色在一起泛出金杯的光彩。
“莫爭顏色泛金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hǎi táng
新樓詩二十首·海棠
hǎi biān jiā shù shēng qí cǎi, zhī shì xiān shān qǔ de zāi.
海邊佳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qióng ruǐ jí zhōng wén làng yuàn,
瓊蕊籍中聞閬苑,
zǐ zhī tú shàng jiàn péng lái.
紫芝圖上見蓬萊。
qiǎn shēn fāng è tōng xiāo huàn, wěi jī hóng yīng bào xiǎo kāi.
淺深芳萼通宵換,委積紅英報曉開。
jì yǔ chūn yuán bǎi huā dào, mò zhēng yán sè fàn jīn bēi.
寄語春園百花道,莫爭顏色泛金杯。
“莫爭顏色泛金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