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白鶴憐歸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中白鶴憐歸翼”全詩
俱是海天黃葉信,兩逢霜節菊花秋。
望中白鶴憐歸翼,行處青苔恨昔游。
還向窗間名姓下,數行添記別離愁。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重到惠山》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到惠山》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峰依舊松筠老,
重得經過已白頭。
俱是海天黃葉信,
兩逢霜節菊花秋。
望中白鶴憐歸翼,
行處青苔恨昔游。
還向窗間名姓下,
數行添記別離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重游惠山的情景和他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詩人回到惠山,發現碧峰依然聳立,松樹和竹林依舊蒼老。他再次來到這里,已經年邁白發。詩人觀察到海天間的黃葉,感慨時光的飛逝,以及歲月的變遷。他兩次來到這里都是在霜節時節,菊花盛開,代表著秋天的到來。詩人眺望遠處,看到白鶴安詳地回歸巢穴,感嘆鳥兒對家園的眷戀。他行走在惠山的青苔上,懷念往昔的游歷時光,感嘆歲月的無情。最后,他回到窗前,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姓氏,記錄了離別和思念的痛苦。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時光流轉為背景,通過描繪惠山的青山綠水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碧峰、松樹、竹林、菊花等自然象征,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的不舍和歲月的變遷的感慨之情。他眺望遠方的白鶴,對鳥兒的歸宿之情表示贊嘆,與自己的離別和思念相呼應。最后,他添寫自己的名字和離別之情,將個人的情感與離別的痛苦相結合,表達了對故鄉和往昔時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離別的深切感受,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之情。它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情感,給人一種深邃而留白的美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凸顯了自己內心情感的流露,使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離別的傷感,引發共鳴和思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詩人的感嘆和思念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展示了李紳深邃的情感和卓越的詩才。
“望中白鶴憐歸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dào huì shān
重到惠山
bì fēng yī jiù sōng yún lǎo, zhòng dé jīng guò yǐ bái tóu.
碧峰依舊松筠老,重得經過已白頭。
jù shì hǎi tiān huáng yè xìn,
俱是海天黃葉信,
liǎng féng shuāng jié jú huā qiū.
兩逢霜節菊花秋。
wàng zhōng bái hè lián guī yì, xíng chǔ qīng tái hèn xī yóu.
望中白鶴憐歸翼,行處青苔恨昔游。
hái xiàng chuāng jiān míng xìng xià, shù xíng tiān jì bié lí chóu.
還向窗間名姓下,數行添記別離愁。
“望中白鶴憐歸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