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思載酒悲前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思載酒悲前事”全詩
紅照日高殷奪火,紫凝霞曙瑩銷塵。
每思載酒悲前事,欲問題詩想舊身。
自嘆秋風勞物役,白頭拘束一閑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望鶴林寺》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鶴林寺》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鶴棲峰下青蓮宇,
花發江城世界春。
紅照日高殷奪火,
紫凝霞曙瑩銷塵。
每思載酒悲前事,
欲問題詩想舊身。
自嘆秋風勞物役,
白頭拘束一閑人。
詩意:
《望鶴林寺》描繪了詩人在鶴棲峰下觀賞青蓮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生哲思的感悟。詩中通過描繪江城的花開、日出和霞光等景象,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氣息。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過去往事的悲傷和對詩歌創作的渴望,以及對自己衰老和身份束縛的感嘆。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抒發情感和思考人生,展現了詩人的感慨和對自由心靈的向往。
賞析:
《望鶴林寺》以優美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色。首先,詩人通過描繪江城的花開和紅日的高照,以及紫霞的曙光,將春天的美景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繁華和生機。其次,詩人以鶴棲峰下的青蓮寺為背景,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創作的渴望。詩人通過飽含情感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他對逝去時光的無限思念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最后,詩人以白頭拘束的一閑人自嘲,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物質束縛的感慨,以及對自由自在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詩詞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抒發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自由心靈的思念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內心感悟的表達,詩人喚起了讀者對美好時光和詩意人生的思考和共鳴,展現了唐代詩歌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
“每思載酒悲前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hè lín sì
望鶴林寺
hè qī fēng xià qīng lián yǔ, huā fā jiāng chéng shì jiè chūn.
鶴棲峰下青蓮宇,花發江城世界春。
hóng zhào rì gāo yīn duó huǒ,
紅照日高殷奪火,
zǐ níng xiá shǔ yíng xiāo chén.
紫凝霞曙瑩銷塵。
měi sī zài jiǔ bēi qián shì, yù wèn tí shī xiǎng jiù shēn.
每思載酒悲前事,欲問題詩想舊身。
zì tàn qiū fēng láo wù yì, bái tóu jū shù yī xián rén.
自嘆秋風勞物役,白頭拘束一閑人。
“每思載酒悲前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