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瞻伍相青山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瞻伍相青山廟”全詩
驛吏遞呼催下纜,棹郎閑立道齊橈。
猶瞻伍相青山廟,未見雙童白鶴橋。
欲責舟人無次第,自知貪酒過春潮。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欲到西陵寄王行周》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到西陵寄王行周》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陵沙岸回流急,
船底粘沙去岸遙。
驛吏遞呼催下纜,
棹郎閑立道齊橈。
猶瞻伍相青山廟,
未見雙童白鶴橋。
欲責舟人無次第,
自知貪酒過春潮。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欲去西陵的情景。西陵是指長江上的一個地方,河流湍急,沙岸回流的水勢很急,船底上的沙子被沖刷得很粘,離岸的距離也很遙遠。驛吏催促船家解纜,但船家卻悠閑地站在船頭,把船槳放在肩上,似乎沒有準備劃船。作者遠遠地看到了青山上的廟宇,那里供奉著伍子胥等歷史上的忠臣,但還未看到傳說中的雙童和白鶴橋。作者心中想責備船夫,但他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貪戀美酒,已經錯過了春潮的最佳時機。
這首詩以寫景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情。通過描繪西陵的河流景色和船夫的行為,展現了作者對旅途中的急迫和追求的渴望。詩中的青山廟宇和傳說中的雙童白鶴橋,象征著歷史和傳統的韻味,以及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作者通過自省,提醒自己不要貪戀享樂而錯過時機,表達了對自己的警示和自責。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情景,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自己內心的反思和警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行為的自責和警戒。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我反省的態度,使得這首詩在簡潔中蘊含了深刻的內涵,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猶瞻伍相青山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dào xī líng jì wáng xíng zhōu
欲到西陵寄王行周
xī líng shā àn huí liú jí, chuán dǐ zhān shā qù àn yáo.
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粘沙去岸遙。
yì lì dì hū cuī xià lǎn,
驛吏遞呼催下纜,
zhào láng xián lì dào qí ráo.
棹郎閑立道齊橈。
yóu zhān wǔ xiāng qīng shān miào, wèi jiàn shuāng tóng bái hè qiáo.
猶瞻伍相青山廟,未見雙童白鶴橋。
yù zé zhōu rén wú cì dì, zì zhī tān jiǔ guò chūn cháo.
欲責舟人無次第,自知貪酒過春潮。
“猶瞻伍相青山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