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牽風葉學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暖牽風葉學眉”全詩
人事推移無舊物,年年春至綠垂絲。
千條垂柳拂金絲,日暖牽風葉學眉。
愁見花飛狂不定,還同輕薄五陵兒。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柳二首》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描述了春天來臨時垂柳蓬勃生長的景象,同時又暗含了歲月的更迭和人事的變遷。
詩中描繪了一個陶令的府邸,院子里的籬笆被垂柳繞得密不透風,而亞夫的營寨里飄動著朱紅的旗幟。這里通過景物的對比,展現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世的變遷。
第二節則具體描述了垂柳的景象,千條垂柳如金絲一般垂掛,受溫暖的陽光和微風的牽引,垂柳的葉子仿佛在學習眉毛般輕柔地擺動。詩人通過描繪垂柳生機勃發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自然生命力的敬仰。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帶出了一絲憂愁,稱這些飛舞的花瓣像狂亂不定的思緒一樣,與五陵的輕薄之輩有著相似之處。在這里,詩人通過對花瓣的比喻,映射出社會風氣的浮薄和多變,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逝去和人事易變的感慨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垂柳生長的繁盛景象,既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也暗示了人事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同時,詩人還通過對花瓣的描繪,點出了社會風氣的輕佻和多變。整首詩以景寫情,以物言志,氣勢豪邁,意境深遠。
“日暖牽風葉學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èr shǒu
柳二首
táo lìng mén qián juàn jiē lí, yà fū yíng lǐ fú zhū qí.
陶令門前罥接籬,亞夫營里拂朱旗。
rén shì tuī yí wú jiù wù, nián nián chūn zhì lǜ chuí sī.
人事推移無舊物,年年春至綠垂絲。
qiān tiáo chuí liǔ fú jīn sī, rì nuǎn qiān fēng yè xué méi.
千條垂柳拂金絲,日暖牽風葉學眉。
chóu jiàn huā fēi kuáng bù dìng, hái tóng qīng bó wǔ líng ér.
愁見花飛狂不定,還同輕薄五陵兒。
“日暖牽風葉學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