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初物色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初物色華”全詩
薄云向空盡,輕虹逐望斜。
后窗臨岸竹,前階枕浦沙。
寂寥無與晤,尊酒論風花。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百藥)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志》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雨后》李百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后》
晚來風景麗,晴初物色華。
薄云向空盡,輕虹逐望斜。
后窗臨岸竹,前階枕浦沙。
寂寥無與晤,尊酒論風花。
中文譯文:
夜晚過后風景美麗,天晴初露鮮花。
薄云逐漸散盡,輕虹隨著目光斜向遠方。
后窗外是臨江的竹子,前階上墊著海灘的沙。
寂寥無人與我共晤,舉杯傾訴風與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雨后天晴的景象,形容了所見的美景。詩人通過描寫晴朗的天空、散盡的浮云和斜照的彩虹,展現了雨過天晴后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詩中還描寫了窗外的竹子和階上的沙灘,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感嘆自己的寂寥,只能自己傾訴并暢飲美酒。
賞析:
《雨后》是一首以自然景色為主題的詩詞。詩人通過對雨后晴朗的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多變。薄云散盡、輕虹斜照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雨過天晴的喜悅和對于美景的贊美之情。詩人運用了具體的景象來傳達自己的情感,窗外的竹子和階上的沙灘則為詩中增添了一絲寧靜感。最后一句寂寥無人與我共晤,尊酒論風花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處傾訴的心情。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人李百藥對大自然美景和自身情感的體悟。
“晴初物色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òu
雨后
wǎn lái fēng jǐng lì, qíng chū wù sè huá.
晚來風景麗,晴初物色華。
báo yún xiàng kōng jǐn, qīng hóng zhú wàng xié.
薄云向空盡,輕虹逐望斜。
hòu chuāng lín àn zhú, qián jiē zhěn pǔ shā.
后窗臨岸竹,前階枕浦沙。
jì liáo wú yǔ wù, zūn jiǔ lùn fēng huā.
寂寥無與晤,尊酒論風花。
“晴初物色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