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不欲留人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昏不欲留人宿”全詩
黃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風生龍虎醒。
分類:
作者簡介(周匡物)
周匡物,字幾本,漳州人。元和十一年進士及第,唐代詩人。仕至高州刺史。
《自題讀書堂》周匡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題讀書堂》是唐代詩人周匡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讀書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讀書之境的贊嘆和對學問的追求。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窗外卷簾侵碧落,
檻前敲竹響青冥。
黃昏不欲留人宿,
云起風生龍虎醒。
詩詞的意境主要集中在讀書堂的周圍景色。第一句描述了窗外的卷簾,它將蒼穹的藍色景色映入眼簾,給人一種廣闊的感覺。第二句描繪了敲竹的聲音,這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在青天上回蕩,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
第三句表達了作者對黃昏時分的感慨,黃昏時分意味著夜晚的臨近,作者不愿意留宿在讀書堂中,而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繼續讀書。最后一句使用了象征性的修辭手法,以云起和風生來比喻作者對知識的追求。龍和虎是中國文化中的象征,表示威武和力量。這里龍虎醒表示作者對學問的熱情和追求正在被激發和喚醒。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讀書之境的熱愛和追求,窗外的景色和竹聲都成為了作者心靈的激蕩和啟迪。詩詞中展現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黃昏時光的珍惜。同時,通過對云起和風生的象征性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學問力量的謳歌和敬仰,強調了知識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讀書堂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象征性意象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知識追求的熱情和對學問力量的崇敬。
“黃昏不欲留人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tí dú shū táng
自題讀書堂
chuāng wài juàn lián qīn bì luò, kǎn qián qiāo zhú xiǎng qīng míng.
窗外卷簾侵碧落,檻前敲竹響青冥。
huáng hūn bù yù liú rén sù, yún qǐ fēng shēng lóng hǔ xǐng.
黃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風生龍虎醒。
“黃昏不欲留人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