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人走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綺羅人走馬”全詩
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
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
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
曲水公卿宴,香塵盡滿街。
無心修禊事,獨步到禪齋。
細草縈愁目,繁花逆旅懷。
綺羅人走馬,遺落鳳凰釵。
分類:
作者簡介(殷堯藩)
殷堯藩(780—855),浙江嘉興人。唐朝詩人。唐元和九年(814)進士,歷任永樂縣令、福州從事,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績。他和沈亞之、姚合、雍陶、許渾、馬戴是詩友,跟白居易、李紳、劉禹錫等也有往來。曾拜訪韋應物,兩人投契莫逆。他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說:“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上巳日贈都上人》殷堯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巳日贈都上人》是唐代殷堯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初三日,
千家與萬家。
蝶飛秦地草,
鶯入漢宮花。
鞍馬皆爭麗,
笙歌盡斗奢。
吾師無所愿,
惟愿老煙霞。
曲水公卿宴,
香塵盡滿街。
無心修禊事,
獨步到禪齋。
細草縈愁目,
繁花逆旅懷。
綺羅人走馬,
遺落鳳凰釵。
詩意:
《上巳日贈都上人》以描繪上巳節的熱鬧景象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繁華的淡泊態度和對自然與禪修的向往之情。詩中融入了對美景、音樂、宴會等元素的描寫,通過對比生動地展現了作者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脫塵俗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上巳節的盛況為開篇,詩人通過描繪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的景象,生動地表現了節日的熱鬧喧囂。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描繪了宴會場景的豪華和繁榮。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這表明作者對于世俗繁華的態度是淡泊的,他追求的是老去時能夠與云煙和霞光為伴的境界。
接著,詩人將視線轉移到公卿們舉行宴會的曲水之地,描繪了香塵彌漫、街道上人聲鼎沸的熱鬧場景。然而,作者卻表示自己對于這種世俗的狂歡毫無心思,獨自一人來到禪齋,追求內心的寧靜和修行的境地。這種心境的對比,凸顯了作者追求超脫塵俗、追求內心清凈的態度。
最后兩句以細草縈繞愁眼、繁花喚起旅途的懷念為結尾,描繪了作者行走在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寂和對過往的思念。綺羅人走馬,遺落鳳凰釵,表達了一種離別和遺失的情感。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寫和內心感受的對比,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超脫的心境,同時也流露出對于歲月流轉和離散之感的思索。
“綺羅人走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ì rì zèng dōu shàng rén
上巳日贈都上人
sān yuè chū sān rì, qiān jiā yǔ wàn jiā.
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
dié fēi qín dì cǎo, yīng rù hàn gōng huā.
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
ān mǎ jiē zhēng lì, shēng gē jǐn dòu shē.
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
wú shī wú suǒ yuàn, wéi yuàn lǎo yān xiá.
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
qǔ shuǐ gōng qīng yàn, xiāng chén jǐn mǎn jiē.
曲水公卿宴,香塵盡滿街。
wú xīn xiū xì shì, dú bù dào chán zhāi.
無心修禊事,獨步到禪齋。
xì cǎo yíng chóu mù, fán huā nì lǚ huái.
細草縈愁目,繁花逆旅懷。
qǐ luó rén zǒu mǎ, yí luò fèng huáng chāi.
綺羅人走馬,遺落鳳凰釵。
“綺羅人走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