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三日阻龍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舟三日阻龍津”全詩
曹瞞曾墮周郎計,王導難遮庾亮塵。
鷗散白云沈遠浦,花飛紅雨送殘春。
篙師整纜候明發,仍謁荒祠問鬼神。
分類:
作者簡介(殷堯藩)
殷堯藩(780—855),浙江嘉興人。唐朝詩人。唐元和九年(814)進士,歷任永樂縣令、福州從事,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績。他和沈亞之、姚合、雍陶、許渾、馬戴是詩友,跟白居易、李紳、劉禹錫等也有往來。曾拜訪韋應物,兩人投契莫逆。他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說:“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襄口阻風》殷堯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襄口阻風》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殷堯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襄口阻風,雪浪排空接海門,
孤舟三日阻龍津。
曹瞞曾墮周郎計,
王導難遮庾亮塵。
鷗散白云沉遠浦,
花飛紅雨送殘春。
篙師整纜候明發,
仍謁荒祠問鬼神。
中文譯文:
風勢阻擋了前進,雪浪從天空沖向海門,
孤舟三日被阻在龍津。
曹瞞曾經失敗于周郎的計策,
王導難以遮擋庾亮的塵埃。
海鷗散開在白云之間,沉默在遠方的港口,
花瓣在紅雨中飄落,送走殘留的春天。
篙師整理著繩索,等待著明亮的發動,
依然前往荒廢的祠廟,向鬼神祈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以雪浪排空接海門的景象作為描寫,形象地表達了風勢勁烈、景色壯觀的氛圍。而孤舟三日阻龍津,則給人以孤寂和困頓的感覺,暗示著人在時間和環境的限制下,往往會面臨阻礙和困難。
接下來的兩句提到了歷史典故,曹瞞指的是曹操,周郎則是指周瑜。曹操曾經墮入周瑜的計謀之中,這里以曹瞞曾墮周郎計來形容曹操失敗的經歷。而王導難遮庾亮塵,暗指庾亮的才華和聲名無法被掩蓋。這兩句通過歷史人物的故事,表達了人事無常、英雄輩出的主題。
接下來的兩句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鷗散白云沉遠浦,花飛紅雨送殘春。描繪了海鷗在白云中散開,花瓣在紅雨中飄落的美景,同時也借景抒發了時光流轉、春天漸行漸遠的悲涼之情。
最后兩句提到了篙師整纜候明發,仍謁荒祠問鬼神。篙師整理著繩索,等待著明亮的發動,象征著人們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而仍謁荒祠問鬼神,則表達了人們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依然保持著虔誠和敬畏的信仰。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為表達手法,通過描繪風景和歷史事件,表達了人生的無奈和堅持,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虔敬。詩中融合了自然景觀、歷史典故和人生哲思,給讀者帶來了對時間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堅持和信仰的反思。
“孤舟三日阻龍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kǒu zǔ fēng
襄口阻風
xuě làng pái kōng jiē hǎi mén, gū zhōu sān rì zǔ lóng jīn.
雪浪排空接海門,孤舟三日阻龍津。
cáo mán céng duò zhōu láng jì,
曹瞞曾墮周郎計,
wáng dǎo nán zhē yǔ liàng chén.
王導難遮庾亮塵。
ōu sàn bái yún shěn yuǎn pǔ, huā fēi hóng yǔ sòng cán chūn.
鷗散白云沈遠浦,花飛紅雨送殘春。
gāo shī zhěng lǎn hòu míng fā, réng yè huāng cí wèn guǐ shén.
篙師整纜候明發,仍謁荒祠問鬼神。
“孤舟三日阻龍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