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館分涇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館分涇渭”全詩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分類:
作者簡介(李敬玄)
李敬玄(615年-682年),亳州譙縣(今安徽譙城)人,唐朝宰相。李敬玄早年曾為唐高宗的侍讀,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后進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儀鳳三年(678年),李敬玄被任命為洮河道大總管,率軍征討吐蕃,因不通兵事,大敗而回。后被貶為衡州刺史,又任揚州長史。永淳元年(682年),李敬玄病逝,追贈兗州都督,賜謚文憲。
《奉和別越王》李敬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中文譯文:
坐飛馬回到蘭坂,坐在車上凝思著柏梁山。
離別的府邸分隔涇渭河,回歸的道路指向衡漳山。
關山透露出拂曉的顏色,叢林中彌漫著春光。
皇帝思念千里之遙,我的詩篇照耀著五潢河。
詩意:
這首詩是李敬玄在唐朝寫的,是一首描寫離別后思念的詩。詩人通過描述回歸的行程和所見所聞,表達了詩人懷念離別的人的情感。他用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現出他內心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皇帝念及萬里之遠的思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中的景物生動有致,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其中,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關山通曙色等描寫通過運用鮮明的視覺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的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通過地名的引用,增加了對離別的描寫的深度和意境。作者還通過將帝念紆千里和詞波照五潢相對應,巧妙地表達了自己與皇帝之間的情感聯系。
整首詩的字句簡潔而有力,意境深遠。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的結合,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表達出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首詩具有強烈的感情表達,體現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思念。
“別館分涇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bié yuè wáng
奉和別越王
fēi gài huí lán bǎn, chén jīn zhù bǎi liáng.
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
bié guǎn fēn jīng wèi, guī lù zhǐ héng zhāng.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guān shān tōng shǔ sè, lín yù biàn chūn guāng.
關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dì niàn yū qiān lǐ, cí bō zhào wǔ huáng.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別館分涇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