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蘆荻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蕭蘆荻叢”全詩
月上蟬韻殘,梧桐陰繞地。
獨出村舍門,吟劇微風起。
蕭蕭蘆荻叢,叫嘯如山鬼。
應緣我憔悴,為我哭秋思。
分類:
作者簡介(沈亞之)
沈亞之(781—832),字下賢,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工詩善文,唐代文學家。沈亞之初至長安,曾投韓愈門下,與李賀結交,與杜牧、張祜、徐凝等友善。舉不第,賀為歌以送歸。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進士。涇原李匯辟掌書記,后入朝為秘書省正字。大和初,柏耆為德州行營諸軍計會使,召授判官。耆貶官,亞之亦貶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內去世。沈亞之兼長詩、文、傳奇,曾游韓愈門下,以文才為時人所重,李賀贈詩稱為“吳興才人”
《村居》沈亞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居》
有樹巢宿鳥,無酒共客醉。
月上蟬韻殘,梧桐陰繞地。
獨出村舍門,吟劇微風起。
蕭蕭蘆荻叢,叫嘯如山鬼。
應緣我憔悴,為我哭秋思。
中文譯文:
在村居
有樹巢宿鳥,無酒共客醉。
月亮升起,蟬鳴聲仍在,梧桐樹的陰影環繞著大地。
獨自走出村舍的門,吟唱著劇曲,微風輕輕吹起。
蕭蕭的蘆葦和荻叢,發出聲音,就像山中的鬼魅。
應該是因為我疲憊不堪,為我而哭泣秋天的思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沈亞之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安靜的村居景象,并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秋思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村居中樹上的鳥兒在巢中宿宿,而他們無需酒的陪伴就能自得其樂,表達了自然的寧靜與恬淡。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月亮升起的時候,蟬鳴聲依然在持續,而梧桐樹的陰影環繞著大地,給人一種寧靜而涼爽的感覺。這里的描寫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加強了整首詩的安靜氛圍。
第三、四句中,詩人獨自走出村居的門,吟唱著劇曲,微風輕輕吹起。這里的吟唱和微風的交織,給人一種寧靜而悠然的感覺,也表現了詩人對于藝術和自然的熱愛。
最后兩句,詩人描繪了村居周圍的蘆葦和荻叢發出的聲音,如同山中的鬼魅一樣。這里的描寫增加了一絲神秘和幽寂的氣氛,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村居中的安靜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一種寧靜、孤寂、秋思的氛圍。詩人在村居中尋找寧靜,但也感受到了孤獨和憂傷的情緒,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思索和追求。
“蕭蕭蘆荻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jū
村居
yǒu shù cháo sù niǎo, wú jiǔ gòng kè zuì.
有樹巢宿鳥,無酒共客醉。
yuè shàng chán yùn cán, wú tóng yīn rào dì.
月上蟬韻殘,梧桐陰繞地。
dú chū cūn shè mén, yín jù wēi fēng qǐ.
獨出村舍門,吟劇微風起。
xiāo xiāo lú dí cóng, jiào xiào rú shān guǐ.
蕭蕭蘆荻叢,叫嘯如山鬼。
yīng yuán wǒ qiáo cuì, wèi wǒ kū qiū sī.
應緣我憔悴,為我哭秋思。
“蕭蕭蘆荻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