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深更漏妾偏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淺深更漏妾偏知”全詩
長短艷歌君自解,淺深更漏妾偏知。
畫裙多淚鴛鴦濕,云鬢慵梳玳瑁垂。
何事不看霜雪里,堅貞惟有古松枝。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代征婦怨》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征婦怨》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窗羞見影相隨,
嫁得五陵輕薄兒。
長短艷歌君自解,
淺深更漏妾偏知。
畫裙多淚鴛鴦濕,
云鬢慵梳玳瑁垂。
何事不看霜雪里,
堅貞惟有古松枝。
中文譯文:
坐在寒冷的窗前,害羞地看著自己的影子。
嫁給了五陵中輕浮的男子。
他自以為了解艷歌的長短,
然而,只有我知道更深的意思。
我畫的裙子上多了淚水,濕潤了鴛鴦圖案。
我的云鬢懶得梳理,玳瑁梳子垂下。
為什么不去看看霜雪中的景色呢?
只有古老的松樹枝才堅守著純潔的忠貞。
詩意和賞析:
《代征婦怨》描繪了一位被嫁到五陵地區的婦女的心情。詩人通過描寫婦女在寒冷的窗前羞怯地看著自己的影子,暗示她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她嫁給了五陵輕浮的男子,暗示了她的丈夫不忠誠、不貞潔的行為。詩中提到丈夫自以為能理解艷歌的長短,但只有婦女自己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表達了婦女對丈夫的不滿和失望。
詩中描繪了婦女的容貌和心情。她的畫裙上淚水悄悄流下,鴛鴦圖案濕潤了,暗喻她的憂傷和痛苦。她的云鬢懶得梳理,玳瑁梳子垂下,表達了她的懶散和失望情緒。然而,她堅守著自己的純潔和忠貞,只有古老的松樹枝才能理解她的心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婦女的內心世界,通過對細微之處的描寫展示了她的情感和堅持。它揭示了唐代婦女在婚姻中的困境和不滿,同時也展現了她們的堅韌和忠貞的品質。這首詩詞展示了施肩吾才華橫溢的寫作技巧,以及他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敏銳觀察和描繪能力。
“淺深更漏妾偏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zhēng fù yuàn
代征婦怨
hán chuāng xiū jiàn yǐng xiāng suí, jià dé wǔ líng qīng bó ér.
寒窗羞見影相隨,嫁得五陵輕薄兒。
cháng duǎn yàn gē jūn zì jiě,
長短艷歌君自解,
qiǎn shēn gēng lòu qiè piān zhī.
淺深更漏妾偏知。
huà qún duō lèi yuān yāng shī, yún bìn yōng shū dài mào chuí.
畫裙多淚鴛鴦濕,云鬢慵梳玳瑁垂。
hé shì bù kàn shuāng xuě lǐ, jiān zhēn wéi yǒu gǔ sōng zhī.
何事不看霜雪里,堅貞惟有古松枝。
“淺深更漏妾偏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