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繞林看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日繞林看不見”全詩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兩三片。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嘆花詞》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嘆花詞》
前日滿林紅錦遍,
今日繞林看不見。
空馀古岸泥土中,
零落胭脂兩三片。
中文譯文:
昨日滿林紅錦遍,
今日繞林看不見。
空留古岸泥土間,
零落胭脂兩三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作,通過描繪花朵的凋謝,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的主題。
詩中描述了前一天滿林的花朵像紅色的錦織品一樣覆蓋了整個林子,而今天卻無法再看到這美麗的景象。花朵的絢爛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只留下古老的岸邊和泥土。余下的只有零落的幾片胭脂花瓣漂浮在泥土中。
這首詩以花的凋謝為象征,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花朵的美麗和絢爛只存在于瞬間,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消失。作者通過描繪花朵的凋謝,喚起讀者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呼應了人們對于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慨。
此外,詩中的古岸和泥土也暗示了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積淀。花朵凋謝后,留下的是古老的岸邊和泥土,它們見證了時間的流轉和變遷,與花朵的短暫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可以引發人們對于歷史記憶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嘆花詞》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花朵的凋謝和人生的無常,通過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使讀者進一步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今日繞林看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n huā cí
嘆花詞
qián rì mǎn lín hóng jǐn biàn, jīn rì rào lín kàn bú jiàn.
前日滿林紅錦遍,今日繞林看不見。
kōng yú gǔ àn ní tǔ zhōng, líng luò yān zhī liǎng sān piàn.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兩三片。
“今日繞林看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