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來頻起詠刀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怪來頻起詠刀頭”全詩
又向江南別才子,卻將風景過揚州。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送裴秀才歸淮南》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裴秀才歸淮南》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裴秀才的送別之情,描繪了秀才歸程中的風景景色。
怪來頻起詠刀頭,
楓葉枝邊一夕秋。
又向江南別才子,
卻將風景過揚州。
譯文:
頻繁地怪來詠刀頭,
楓葉夜晚在枝邊秋色凋落。
再次向江南地區的才子告別,
卻把這里的風景帶回揚州。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送別之情。首句描述了作者怪異而頻繁地想起刀頭的詩意,顯示出作者思緒紛亂的心情。第二句通過描繪楓葉在夜晚飄落的景象,寓意裴秀才歸程中的秋涼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他的離別之感。
第三句又一次告別江南的才子,這是裴秀才離開江南時作者送別的場景。最后一句則以“把風景帶回揚州”的方式,將裴秀才的離別和江南的風景聯系在一起,既表達了對裴秀才的惋惜,也寓意了作者對揚州風景的喜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給人以深沉的思索。作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送別場景,抒發了離愁別緒。整首詩詞以思念和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懷念,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特點。
“怪來頻起詠刀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xiù cái guī huái nán
送裴秀才歸淮南
guài lái pín qǐ yǒng dāo tóu, fēng yè zhī biān yī xī qiū.
怪來頻起詠刀頭,楓葉枝邊一夕秋。
yòu xiàng jiāng nán bié cái zǐ, què jiāng fēng jǐng guò yáng zhōu.
又向江南別才子,卻將風景過揚州。
“怪來頻起詠刀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