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枝上一啼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重枝上一啼鶯”全詩
亂山重疊云相掩,君向亂山何處行。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山中送友人》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描繪了山中美麗壯觀的景色。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欲折楊枝別恨生,一重枝上一啼鶯。
亂山重疊云相掩,君向亂山何處行。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是詩人對別離的痛苦思念之情的表達。詩人想要折下楊樹的枝條送給友人,以表達自己對友人的離別的不舍之情。一只鶯鳥在枝條上不住地啼鳴,增加了別離的悲傷與凄涼的氛圍。這里的楊枝和鶯鳥成為了表達別離之情的象征。
接著,詩人描繪了山中的景色。亂山疊嶂,云霧掩映,給人以壯麗、神秘的感覺。山勢重疊交錯,云霧彌漫,景色變幻莫測。這里的山與云成為了詩人表達友人離去的隱喻,也體現了詩人的心緒紛亂。
最后兩句是詩人對友人的詢問和祝福。詩人詢問友人將要去哪里、走向何處。這里的亂山也可以理解為人生道路的曲折與艱難,詩人在關切友人的同時也暗示友人要遵循自己的內心,寫下自己的人生軌跡。
整首詩以別離之情為主線,通過對山景的描繪將別離情感和尋找人生道路的迷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別離之情的畫卷。詩人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描繪了壯麗而變幻的山景,展現了唐代山水詩的魅力。整首詩意境寬廣,意境深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一重枝上一啼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sòng yǒu rén
山中送友人
yù zhé yáng zhī bié hèn shēng, yī zhòng zhī shàng yī tí yīng.
欲折楊枝別恨生,一重枝上一啼鶯。
luàn shān chóng dié yún xiāng yǎn, jūn xiàng luàn shān hé chǔ xíng.
亂山重疊云相掩,君向亂山何處行。
“一重枝上一啼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