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還它跨鶴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可還它跨鶴鞭”全詩
出門即是尋常處,未可還它跨鶴鞭。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贈王屋劉道士》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屋劉道士》這首詩是唐代施肩吾所作。詩中描述了一個居住在洞穴中的劉道士,他修煉有道成仙后仍然保持了平常的生活狀態。
譯文如下:
住在洞中的劉道士,
威儀如天上仙。
出門便是世間常處,
還不能讓他坐鶴游。
這首詩意味深長,通過描繪一個修煉有道的劉道士,展現了他高高在上、身高人可仰的仙人形象。劉道士住在洞中,與現實世界保持距離,卻并未脫離凡塵。盡管他成仙了,但卻仍然與世俗的一切保持著連接。他不靠仙法飛天遁地,而是像尋常人一樣出門在外。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對修煉道士形象的描繪。劉道士修煉有道,成為了仙人。在人們心中,仙人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遙不可及。然而,施肩吾通過描述劉道士,讓讀者看到了不一樣的仙人形象。劉道士雖然成仙了,但他并未脫離塵世,仍然保持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種與現實世界的連接和平常的生活方式,給人一種親近感,使得仙人形象更加接近人們的生活。
另外,詩中最后一句“未可還他跨鶴鞭”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從詩中可以看出,劉道士并不是出行時靠鶴,而是以腳步行走。這也是與一般人心目中的仙人形象不同之處,讓人更加親近。整首詩通過對劉道士形象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平和與親近的仙人形象,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未可還它跨鶴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wū liú dào shì
贈王屋劉道士
xiǎo yǒu dòng zhōng cháng zhù kè, dà luó tiān xià hòu lái xiān.
小有洞中長住客,大羅天下后來仙。
chū mén jí shì xún cháng chù, wèi kě hái tā kuà hè biān.
出門即是尋常處,未可還它跨鶴鞭。
“未可還它跨鶴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