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隨身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物隨身去”全詩
辭家計已久,入谷住應深。
偶坐僧同石,閑書葉滿林。
業成須謁帝,無貯白云心。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進士田卓入華山》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進士田卓入華山》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何物隨身去,六經與一琴。
辭家計已久,入谷住應深。
偶坐僧同石,閑書葉滿林。
業成須謁帝,無貯白云心。
中文譯文:
他帶著什么東西一同離去,六經和一把琴。
早已計劃離家已久,進入山谷居住應是深思熟慮。
偶爾與僧人一同坐在石頭上,靜靜地讀書,樹葉覆滿了林間。
等到功業完成,必須前去朝見君主,不可貯藏白云般的心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姚合在唐代創作的,題目是《送進士田卓入華山》。詩人以送行的方式表達了對田卓的祝福和對他前程的期望。
詩人描述了田卓離開家鄉的情景,他帶著六經(六部經典)和一把琴,象征著他帶著學問和藝術才華踏上了前往華山的旅途。詩中提到田卓離家的計劃早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這表明他對離開家鄉有著深思熟慮,這也顯示了他對前程的重視和決心。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田卓在華山的生活。他與僧人一同坐在石頭上,靜靜地讀書,享受著山中的寧靜。樹葉滿林的景象也反映了華山的幽靜和美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田卓未來的期望。他說田卓完成了自己的事業后應該去朝見皇帝,向君主謁見,并且希望他不要保留私心,像白云一樣高遠純潔。
整首詩情感平和,描繪了田卓離家、進入華山的情景,以及詩人對他前程的期望。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田卓的祝福,展示了對清修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何物隨身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ìn shì tián zhuō rù huà shān
送進士田卓入華山
hé wù suí shēn qù, liù jīng yǔ yī qín.
何物隨身去,六經與一琴。
cí jiā jì yǐ jiǔ, rù gǔ zhù yīng shēn.
辭家計已久,入谷住應深。
ǒu zuò sēng tóng shí, xián shū yè mǎn lín.
偶坐僧同石,閑書葉滿林。
yè chéng xū yè dì, wú zhù bái yún xīn.
業成須謁帝,無貯白云心。
“何物隨身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