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唯師性亦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世唯師性亦忘”全詩
林外猿聲連院磬,月中潮色到禪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師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別,青山重疊樹蒼蒼。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橋寺里最清涼,
聞說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聲連院磬,
月中潮色到禪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
此世唯師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別,
青山重疊樹蒼蒼。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姚合送別僧人貞實歸去杭州天竺的情景。詩人以石橋寺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僧人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禪宗的理念和人生的哲理。
賞析:
首句“石橋寺里最清涼”,描繪了石橋寺的環境宜人,清涼寧靜。接著,“聞說茆庵寄上方”,茆庵指僧人貞實所居住的茅屋,上方指天竺,表達了詩人希望僧人能到達天竺的愿望,并將思念之情寄托在茅庵之上。
下一句“林外猿聲連院磬”,將林外的猿聲與院內的磬聲相連,形成了一種自然與禪境的對應。接著,“月中潮色到禪床”,表達了月色的美麗和寧靜,將月色借喻為禪修的境界,寓意詩人對僧人修行的贊嘆和祝福。
接下來的兩句“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師性亦忘”,表達了詩人對僧人的深切思念,同時也提到了師徒之間超越塵世的情感,以及修行者應當忘卻世俗的意志。
最后兩句“九陌相逢千里別,青山重疊樹蒼蒼”,通過描繪相逢和別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和僧人分別在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青山重疊、樹蒼蒼的描寫,更加強調了時間的流轉和世事的無常。
整首詩以清涼寧靜的石橋寺為背景,通過對禪修和師徒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僧人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和禪宗的哲理,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世唯師性亦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zhēn shí guī háng zhōu tiān zhú
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
shí qiáo sì lǐ zuì qīng liáng, wén shuō máo ān jì shàng fāng.
石橋寺里最清涼,聞說茆庵寄上方。
lín wài yuán shēng lián yuàn qìng,
林外猿聲連院磬,
yuè zhōng cháo sè dào chán chuáng.
月中潮色到禪床。
tā shēng niàn wǒ shēn hé zài, cǐ shì wéi shī xìng yì wàng.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師性亦忘。
jiǔ mò xiāng féng qiān lǐ bié, qīng shān chóng dié shù cāng cāng.
九陌相逢千里別,青山重疊樹蒼蒼。
“此世唯師性亦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