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一向賦從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一向賦從軍”全詩
才子何須藉科第,男兒終久要功勛。
江村竹樹多于草,山路塵埃半是云。
新什定知饒景思,不應一向賦從軍。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陳倜赴江陵從事》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倜赴江陵從事》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荊州勝事眾皆聞,
江陵的繁華勝景眾所周知,
幕下今朝又得君。
而今你又得到了官職,
才子何須藉科第,
有才華的人何須依靠科舉,
男兒終久要功勛。
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終究要有所建樹。
江村竹樹多于草,
江村里竹子比草多,
山路塵埃半是云。
山路上的塵埃幾乎遮蔽了云。
新什定知饒景思,
到了江陵,你會發現更多美景,
不應一向賦從軍。
但你不應該一直寫軍事題材的作品。
這首詩詞表達了送別陳倜前往江陵從事的心情。詩人姚合贊美了江陵的風景,但也提醒陳倜不要只顧追求功名,應該注重修身養性,廣泛涉獵各種文化藝術。詩中描繪了江村竹樹豐茂、山路塵埃彌漫的景象,將江陵的美景形象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詩人希望陳倜在江陵能夠心懷景思,不要一味追求從軍的功名利祿,而是要多方面培養自己的才華和修養。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陵的勝景和送別的場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陳倜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清新,展現了唐代詩人的豪放與灑脫,以及對人生和人格追求的思考。
“不應一向賦從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tì fù jiāng líng cóng shì
送陳倜赴江陵從事
jīng zhōu shèng shì zhòng jiē wén, mù xià jīn zhāo yòu dé jūn.
荊州勝事眾皆聞,幕下今朝又得君。
cái zǐ hé xū jí kē dì,
才子何須藉科第,
nán ér zhōng jiǔ yāo gōng xūn.
男兒終久要功勛。
jiāng cūn zhú shù duō yú cǎo, shān lù chén āi bàn shì yún.
江村竹樹多于草,山路塵埃半是云。
xīn shén dìng zhī ráo jǐng sī, bù yīng yī xiàng fù cóng jūn.
新什定知饒景思,不應一向賦從軍。
“不應一向賦從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