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夜多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木夜多風”全詩
覺路何曾異,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風。
聞結西方社,尚書待遠公。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澄江上人赴興元鄭尚書招》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澄江上人赴興元鄭尚書招》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師經非紙上,師佛在心中。
覺路何曾異,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風。
聞結西方社,尚書待遠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澄江上人赴興元鄭尚書招的送別之情。詩人認為真正的師道并非只存在于書本上,而是存在于心靈中。不同修行者的覺悟之路雖然不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悟。水、云、晴、雨、山、木、夜、風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聽聞澄江上人要加入西方社(指佛教寺院)的決心,而鄭尚書則在等待遠方的澄江上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澄江上人的敬意和送別之情。詩人強調了真正的師道在于內心的體悟,而不僅僅是紙上的文字。這種思想在佛教中是常見的觀念,強調修行者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體驗來獲得真正的覺悟。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以及對不同行人的差異暗示了每個人在修行道路上的獨特性。最后兩句則展現了澄江上人追求佛法的決心和鄭尚書的期待。整首詩詞在簡潔中蘊含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使人思索人生和修行的意義。
“山木夜多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g jiāng shàng rén fù xìng yuán zhèng shàng shū zhāo
送澄江上人赴興元鄭尚書招
shī jīng fēi zhǐ shàng, shī fú zài xīn zhōng.
師經非紙上,師佛在心中。
jué lù hé zēng yì, xíng rén zì bù tóng.
覺路何曾異,行人自不同。
shuǐ yún qíng yì yǔ, shān mù yè duō fēng.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風。
wén jié xī fāng shè, shàng shū dài yuǎn gōng.
聞結西方社,尚書待遠公。
“山木夜多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