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記里是閑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科記里是閑名”全詩
深磧路移唯馬覺,斷蓬風起與雕平。
煙生遠戍侵云色,冰疊黃河長雪聲。
須鑿燕然山上石,登科記里是閑名。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門攜酒送廷評,
結束從軍塞上行。
深磧路移唯馬覺,
斷蓬風起與雕平。
煙生遠戍侵云色,
冰疊黃河長雪聲。
須鑿燕然山上石,
登科記里是閑名。
詩意:
這首詩詞是姚合送別獨孤煥評事赴豐州的作品。獨孤煥是指獨孤信的兒子獨孤煥,他被任命為評事,要前往豐州(現今河北省邢臺市)擔任官職。詩中表達了送別之情,以及對獨孤煥從軍行走邊塞的祝福和囑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塞送別的情景,體現了唐代邊塞詩的特點。以下是對詩中幾個關鍵詞的解析:
1. 東門攜酒送廷評:東門指出發的門,攜酒是指送行時帶上酒,送廷評表示送別獨孤煥。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獨孤煥前程無量的祝福。
2. 深磧路移唯馬覺:深磧指深遠的沙漠,路移指行軍行進。唯馬覺表示只有馬能夠感覺到路途的艱險和艱苦。這句表達了邊塞行軍的艱辛和危險。
3. 斷蓬風起與雕平:斷蓬是指戰亂中破碎的蓬草,風起與雕平表示風吹動蓬草,與平地一樣。這里暗示了邊塞戰事頻繁,荒涼而危險。
4. 煙生遠戍侵云色:煙生指烽火沖天,遠戍表示邊塞的軍事哨所。烽火沖天的景象侵蝕了云的顏色。這句描述了邊塞戍衛的嚴峻和戰爭的殘酷。
5. 冰疊黃河長雪聲:冰疊指冰層疊加,黃河長雪聲表示黃河上長時間不停下的雪的聲音。描繪了嚴寒的冬天,寒冷的環境。
6. 須鑿燕然山上石,登科記里是閑名:燕然山是指燕山,位于豐州一帶。須鑿石是指刻寫自己的名字在石頭上,登科記里是指狀元榜上的名字。這句表達了詩人對獨孤煥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在豐州有所建樹,留下自己的名字。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邊塞送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獨孤煥前程的祝福和期望,同時展示了邊塞行軍的艱辛和邊塞戍衛的嚴峻。它既是一首送別之作,也是對邊塞生活和軍人的贊頌。
“登科記里是閑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ú gū huàn píng shì fù fēng zhōu
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
dōng mén xié jiǔ sòng tíng píng, jié shù cóng jūn sāi shàng xíng.
東門攜酒送廷評,結束從軍塞上行。
shēn qì lù yí wéi mǎ jué,
深磧路移唯馬覺,
duàn péng fēng qǐ yǔ diāo píng.
斷蓬風起與雕平。
yān shēng yuǎn shù qīn yún sè, bīng dié huáng hé zhǎng xuě shēng.
煙生遠戍侵云色,冰疊黃河長雪聲。
xū záo yàn rán shān shàng shí, dēng kē jì lǐ shì xián míng.
須鑿燕然山上石,登科記里是閑名。
“登科記里是閑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