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號免人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號免人呼”全詩
不眠知夢妄,無號免人呼。
山海禪皆遍,華夷佛豈殊。
何因接師話,清凈在斯須。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紫閣無名頭陀(自新羅來)》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紫閣無名頭陀(自新羅來)》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峭行得如如,誰分圣與愚。
不眠知夢妄,無號免人呼。
山海禪皆遍,華夷佛豈殊。
何因接師話,清凈在斯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姚合對佛教修行的思考和追求。詩中的“紫閣無名頭陀”指的是姚合自新羅(古代朝鮮半島地區)來到中國,向佛教高僧請教的無名頭陀。詩人通過與這位頭陀的對話,表達了對人世間所謂圣與愚的看法,認為行為崇高或卑微,并不能準確判斷一個人的修行成就。
賞析:
該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姚合對佛教思想的領悟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賞析:
1. “峭行得如如,誰分圣與愚。”
這兩句意味深長,表達了姚合對修行者的評價。峭行意味著峻峭的道路,得如如則表示修行者能夠達到內心的安寧和平靜。詩人認為,無論是圣人還是愚人,在修行的道路上都能夠達到內心的平和狀態,因此無法準確地區分圣與愚。
2. “不眠知夢妄,無號免人呼。”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超越塵世的理解。修行者超越了人間的煩惱和欲望,不再受到夢境的干擾,也不需要被人們稱呼或標簽所束縛。
3. “山海禪皆遍,華夷佛豈殊。”
這兩句表明了佛教的普遍性和超越國界的特點。佛教的禪修方法可以被廣泛傳播和接受,不分山海、華夷,不分國界、種族,佛教的修行道路是普世的,沒有區分對待的必要。
4. “何因接師話,清凈在斯須。”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與頭陀交流的心情。詩人想與頭陀交流修行心得,希望通過他的指導,能夠更加迅速地達到內心的清凈與安寧。
總體而言,該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姚合對佛教修行的思考和追求。詩人通過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呈現了對人世間價值觀的批判,并強調了佛教的普遍性和超越性。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禪意,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無號免人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ǐ gé wú míng tóu tuó zì xīn luó lái
寄紫閣無名頭陀(自新羅來)
qiào xíng dé rú rú, shuí fēn shèng yǔ yú.
峭行得如如,誰分圣與愚。
bù mián zhī mèng wàng, wú hào miǎn rén hū.
不眠知夢妄,無號免人呼。
shān hǎi chán jiē biàn, huá yí fú qǐ shū.
山海禪皆遍,華夷佛豈殊。
hé yīn jiē shī huà, qīng jìng zài sī xū.
何因接師話,清凈在斯須。
“無號免人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