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每將愁見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事每將愁見擾”全詩
自當臺直無因醉,一別詩宗更懶吟。
世事每將愁見擾,年光唯與老相侵。
欲知居處堪長久,須向山中學煮金。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陜州王司馬》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陜州王司馬》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寄秦城非本心,
偶然頭上有朝簪。
自當臺直無因醉,
一別詩宗更懶吟。
世事每將愁見擾,
年光唯與老相侵。
欲知居處堪長久,
須向山中學煮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姚合原本的心愿并不是寄居在秦城,但由于某種偶然的機緣,他得到了一頂朝廷的冠冕。然而,他身為官員卻不能沉湎于飲酒作樂,而是應當忠誠盡責地履行職責,這讓他感到有些無奈。因此,他漸漸對詩歌創作失去了興趣,變得懶散不思進取。
詩人認為世事常常給人帶來愁苦和困擾,歲月的流逝也不斷地侵蝕著人的容顏和精神。如果想要找到一個能夠長久居住的安穩之所,就應該向山中學習煉金術,也就是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我修養。
賞析:
《寄陜州王司馬》寫出了詩人姚合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他原本的理想并非仕途,但卻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獲得了官職,這讓他感到無趣和束縛。在官場上,他不得不面對瑣事和煩惱,而無法專心于詩歌創作。這種狀況使他對人生產生了疑惑和迷失。
詩中的"一別詩宗更懶吟"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懈怠和失望。他曾經是一個熱情洋溢的詩人,但現在卻變得懶散,不再有靈感和動力去寫作。
詩人通過描述世事的煩擾和歲月的流轉,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無情的感嘆。他認為要找到真正的安定和長久,需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修養。山中學煮金的比喻暗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通過內心的靜默與沉淀,獲得真正的安寧與滿足。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潔明快,通過對自身經歷和人生感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
“世事每將愁見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ǎn zhōu wáng sī mǎ
寄陜州王司馬
jiā jì qín chéng fēi běn xīn, ǒu rán tóu shàng yǒu zhāo zān.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頭上有朝簪。
zì dāng tái zhí wú yīn zuì,
自當臺直無因醉,
yī bié shī zōng gèng lǎn yín.
一別詩宗更懶吟。
shì shì měi jiāng chóu jiàn rǎo, nián guāng wéi yǔ lǎo xiāng qīn.
世事每將愁見擾,年光唯與老相侵。
yù zhī jū chǔ kān cháng jiǔ, xū xiàng shān zhōng xué zhǔ jīn.
欲知居處堪長久,須向山中學煮金。
“世事每將愁見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