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盡佛長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劫盡佛長存”全詩
隨緣嫌寺著,見性覺經繁。
所嘆身將老,始聞師一言。
塵沙千萬劫,劫盡佛長存。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不疑上人》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不疑上人》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隨緣嫌寺著,見性覺經繁。
所嘆身將老,始聞師一言。
塵沙千萬劫,劫盡佛長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修行者對佛教的追求和思考。詩人姚合說,修行法門已經修煉得非常深入,找到了棲身的法門。他認為,隨隨便便拘泥于僧寺的規矩和繁瑣的佛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過覺悟內心的本性來領悟佛理。他感嘆自己年紀漸長,才終于聽到了師父的一句話,領悟到了修行的真諦。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塵世的滄桑和變遷,雖然經歷了千萬劫的塵沙,但佛法的真理永遠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對佛教修行的思考和領悟。詩人姚合通過對修行的經歷和感悟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傳統僧寺規矩的嫌棄,強調了直接覺悟本性的重要性。他在年老之際,終于聽到了師父的一句話,這句話啟發了他對佛法的領悟。最后兩句詩意深遠,表達了塵世的繁華和變遷,但佛法的真理卻永恒存在。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佛教修行的深入思考和領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劫盡佛長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ù yí shàng rén
寄不疑上人
shì fǎ xiū xíng biàn, fāng qī bù èr mén.
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suí yuán xián sì zhe, jiàn xìng jué jīng fán.
隨緣嫌寺著,見性覺經繁。
suǒ tàn shēn jiāng lǎo, shǐ wén shī yī yán.
所嘆身將老,始聞師一言。
chén shā qiān wàn jié, jié jǐn fú cháng cún.
塵沙千萬劫,劫盡佛長存。
“劫盡佛長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