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鳥難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食鳥難同”全詩
無情云可比,不食鳥難同。
屨下蒼苔雪,龕前瀑布風。
相尋未有計,只是禮虛空。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白石師(師無名,常居白石谷中,因為號)》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寄給白石師(師無名,常居白石谷中,因為號)
白石師何在,師坐禪于白石之間。
無情的云朵無法與之相比,鳥兒無法與之同食。
履下踏著蒼苔如雪,龕前瀑布風聲陣陣。
相互尋找沒有具體計劃,只是向虛空致敬。
詩意:這首詩是姚合致敬生活在白石谷中的一位名叫白石師的禪師。詩人描述了禪師在白石中沉思禪修的場景,贊美了他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虛無。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白石師在白石谷中的禪修狀態和與自然的交流。白石谷具有寧靜和和諧的氛圍,禪師的修行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無情的云彩和鳥兒的行為形成了對比,凸顯了禪修境界的超越和虛無的境界。詩人以履下的蒼苔雪和龕前的瀑布風來襯托禪師靜修的場景,并以“相尋未有計,只是禮虛空”表達了對禪師的景仰和敬意。整首詩筆調寧靜,意境深遠,通過描繪禪修的狀態和與自然的和諧,呈現了禪道的寧靜與超脫。
“不食鳥難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ái shí shī shī wú míng, cháng jū bái shí gǔ zhōng, yīn wèi hào
寄白石師(師無名,常居白石谷中,因為號)
bái shí shī hé zài, shī chán bái shí zhōng.
白石師何在,師禪白石中。
wú qíng yún kě bǐ, bù shí niǎo nán tóng.
無情云可比,不食鳥難同。
jù xià cāng tái xuě, kān qián pù bù fēng.
屨下蒼苔雪,龕前瀑布風。
xiāng xún wèi yǒu jì, zhǐ shì lǐ xū kōng.
相尋未有計,只是禮虛空。
“不食鳥難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