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我身腥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嫌我身腥膻”全詩
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
天與出家腸,一食齋不饑。
麻履踏雪路,與馬不肯騎。
嫌我身腥膻,似我見戎夷。
彼此見會異,對面成別離。
我師文宣王,立教垂書詩。
但全仁義心,自然便慈悲。
兩教大體同,無處辨是非。
莫以衣服別,到頭不相知。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贈盧沙彌小師》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盧沙彌小師
怕見世間事,削頭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
天與出家腸,一食齋不饑。
麻履踏雪路,與馬不肯騎。
嫌我身腥膻,似我見戎夷。
彼此見會異,對面成別離。
我師文宣王,立教垂書詩。
但全仁義心,自然便慈悲。
兩教大體同,無處辨是非。
莫以衣服別,到頭不相知。
中文譯文:
給盧沙彌小師
怕見世間的事情,剃頭披上佛衣。
年紀雖小未受戒,見解卻像個老師。
天生出家的心腸,一日只吃齋食不饑。
穿著麻履踏雪路,不愿騎在馬上去。
他厭惡我身上的味道,猶如我嫌棄見到戰爭的蠻夷。
我們在相見時感到茫然不知,對面成了離別的身影。
我的師傅是文宣王,創立教義,傳承書
“嫌我身腥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ú shā mí xiǎo shī
贈盧沙彌小師
pà jiàn shì jiān shì, xuē tóu pī fú yī.
怕見世間事,削頭披佛衣。
nián xiǎo wèi shòu jiè, huì jiě rú lǎo shī.
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
tiān yǔ chū jiā cháng, yī shí zhāi bù jī.
天與出家腸,一食齋不饑。
má lǚ tà xuě lù, yǔ mǎ bù kěn qí.
麻履踏雪路,與馬不肯騎。
xián wǒ shēn xīng shān, shì wǒ jiàn róng yí.
嫌我身腥膻,似我見戎夷。
bǐ cǐ jiàn huì yì, duì miàn chéng bié lí.
彼此見會異,對面成別離。
wǒ shī wén xuān wáng, lì jiào chuí shū shī.
我師文宣王,立教垂書詩。
dàn quán rén yì xīn, zì rán biàn cí bēi.
但全仁義心,自然便慈悲。
liǎng jiào dà tǐ tóng, wú chǔ biàn shì fēi.
兩教大體同,無處辨是非。
mò yǐ yī fú bié, dào tóu bù xiāng zhī.
莫以衣服別,到頭不相知。
“嫌我身腥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