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杏花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過杏花稀”全詩
曉來山鳥散,雨過杏花稀。
天遠云空積,溪深水自微。
此情對春色,盡醉欲忘機。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山中述懷》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述懷》是唐代詩人姚合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述懷
為客久未歸,
寒山獨掩扉。
曉來山鳥散,
雨過杏花稀。
天遠云空積,
溪深水自微。
此情對春色,
盡醉欲忘機。
譯文:
在山中述懷
作為客人已久未歸,
寒山上的門獨自關上。
清晨時山中的鳥兒飛散,
雨過后杏花凋謝稀少。
天空遙遠,云彩空闊延續,
溪水深沉,微波自流動。
這份情感與春天的美景相對,
盡情地陶醉,欲忘卻一切紛擾。
詩意:
這首詩以山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為主題,抒發了詩人長時間離家在外的感受以及對自然景色的體驗與感悟。詩人描述了自己久居山中,寂寥而孤獨的狀態,同時描繪了清晨山中的寧靜景象,山鳥在天明時分離去,雨后的杏花凋謝。
詩中通過對山、天、溪水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山中的天空遙遠而開闊,云彩緩緩積聚,這一景象展現了廣袤無垠的宇宙和無盡的可能。溪水深邃而微波蕩漾,展示了微小而細膩的自然之美。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這些春天的景色相對照,醉心其中,漸漸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和紛擾。
賞析:
《山中述懷》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通過山中的景色和自然元素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之相融合,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對世俗壓力的拋離。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久居山中與寒山上的門獨自關上之間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同時,清晨山鳥的散去和雨后杏花的凋零也傳遞出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變幻。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與自然相融的情感的追求。天空的遙遠和云彩的積聚、溪水的深沉和微波的流動,與自然景色相對應,成為詩人心境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春天的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解脫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確的意象,將詩人內心的感受與自然景色相結合,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雨過杏花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shù huái
山中述懷
wèi kè jiǔ wèi guī, hán shān dú yǎn fēi.
為客久未歸,寒山獨掩扉。
xiǎo lái shān niǎo sàn, yǔ guò xìng huā xī.
曉來山鳥散,雨過杏花稀。
tiān yuǎn yún kōng jī, xī shēn shuǐ zì wēi.
天遠云空積,溪深水自微。
cǐ qíng duì chūn sè, jǐn zuì yù wàng jī.
此情對春色,盡醉欲忘機。
“雨過杏花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