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情何由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情何由遣”全詩
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
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題金州西園九首·莓苔》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莓苔時雨濕,
茅堂數寸高。
悵望秋雨中,
窗戶不沾濕。
眼前無此物,
心事如何釋。
譯文:
莓苔被雨水濕潤,
茅堂只有幾寸高。
黯然望著秋雨中,
窗戶上卻未沾濕。
眼前并沒有這樣的景物,
內心的煩惱如何釋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的景象,以茅堂和莓苔為題材。茅堂的高度只有幾寸,被莓苔覆蓋,而秋雨滂沱卻無法沾濕窗戶。詩人通過這個意象,表達了自己無法擺脫內心紛亂的情感困擾,感嘆現實與心境之間的落差。
賞析:
通過描寫茅堂和莓苔的狀況以及窗戶上的秋雨,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與無奈。茅堂低矮的高度和莓苔的滋生,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壓抑和心情的混亂。而秋雨滂沱卻無法濺濕窗戶,暗示了詩人無法逃避現實的困擾。詩人難以釋懷的心情,通過描述眼前的景物,給予讀者一種深切的體驗,使得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共鳴。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常常面臨的心理困擾與情感糾結,引發了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我情何由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īn zhōu xī yuán jiǔ shǒu méi tái
題金州西園九首·莓苔
máo táng jiē qǐ gāo, shù cùn shì tái xiǎn.
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
zhǐ kǒng qiū yǔ zhōng, chuāng hù yì bù jiàn.
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
yǎn qián wú cǐ wù, wǒ qíng hé yóu qiǎn.
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我情何由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