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藤壓樹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藤壓樹偏”全詩
尋芳行不困,逐勝坐還遷。
細草亂如發,幽禽鳴似弦。
苔文翻古篆,石色學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開解避船。
暫來還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筍支階起,垂藤壓樹偏。
此生應借看,自計買無錢。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題宣義池亭》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宣義池亭》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進入宣義池亭,美景更加鮮艷。尋找芬芳不感到疲倦,追逐勝景坐下又遷移。細小的草亂糟糟像頭發,幽靜的禽鳥鳴叫像琴弦。苔蘚上的紋路像古代篆書,石頭的顏色學習秋天。花兒凋落可以漂浮在酒中,浮萍開放解避船只。短暫停留卻愈發急迫,長久居住變成了仙人。新生的竹筍鉆出臺階,垂下的藤蔓壓彎了樹枝。這一生應該借著觀看,自認為沒有錢購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來臨時宣義池亭的美景。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景色的鮮艷多彩。詩中提到的尋芳、逐勝,以及細草亂如發、幽禽鳴似弦等描寫,展示了作者在池亭中追逐美景、感受自然的愉悅心情。苔文翻古篆、石色學秋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池亭中的古樸氛圍和秋天氣息的感知。
詩中的花落能漂酒、萍開解避船的意象,暗示了作者的閑適自在和舍棄塵世煩擾的心境。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種幽默而自嘲的口吻,表達了生活的無奈和對物質財富的超脫。迸筍支階起、垂藤壓樹偏的描寫,象征著自然界的生機勃發和力量的垂直生長。最后兩句“此生應借看,自計買無錢”,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欣賞和領悟,而不是通過物質財富的獲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池亭的美景,同時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物質財富的超脫態度,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領悟。
“垂藤壓樹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uān yì chí tíng
題宣義池亭
chūn rù chí tíng hǎo, fēng guāng nuǎn gèng xiān.
春入池亭好,風光暖更鮮。
xún fāng xíng bù kùn, zhú shèng zuò hái qiān.
尋芳行不困,逐勝坐還遷。
xì cǎo luàn rú fā, yōu qín míng shì xián.
細草亂如發,幽禽鳴似弦。
tái wén fān gǔ zhuàn, shí sè xué qiū tiān.
苔文翻古篆,石色學秋天。
huā luò néng piào jiǔ, píng kāi jiě bì chuán.
花落能漂酒,萍開解避船。
zàn lái huán yù jí, jiǔ zhù hé chéng xiān.
暫來還愈疾,久住合成仙。
bèng sǔn zhī jiē qǐ, chuí téng yā shù piān.
迸筍支階起,垂藤壓樹偏。
cǐ shēng yīng jiè kàn, zì jì mǎi wú qián.
此生應借看,自計買無錢。
“垂藤壓樹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