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穿風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引水穿風竹”全詩
裁衣延野客,翦翅養山雞。
酒熟聽琴酌,詩成削樹題。
惟愁春氣暖,松下雪和泥。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過楊處士幽居》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楊處士幽居》
江上穿風竹,幽音勝遠溪。
裁衣接野客,剪翅養山雞。
逢酒聽琴酌,作詩削樹題。
唯愁春氣暖,松下雪和泥。
詩意:這首詩寫作者過楊處士的幽居。詩人描述了處士居住的環境和他的生活,表達了對春天的思念和對和平寧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這首詩采用了典型的唐詩寫景手法,通過描繪楊處士的幽居,展現了一幅山水田園的美好畫面。詩人以江上的穿竹之水、幽音勝溪,描述了處士居住的環境幽靜宜人,充滿著清新的自然氣息。接著,詩人以裁衣接待野客、剪翅養山雞,揭示了處士希望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態度。并舉杯聽琴、削樹題詩的場景,表現了作者在這樣幽靜的環境下,感受到了生活的愜意與滿足。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風景描寫為主,以清新素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詩意深遠、美好,給人以山清水秀、寧靜祥和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內斂樸實、清新自然的生活態度的贊美。
“引水穿風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áng chǔ shì yōu jū
過楊處士幽居
yǐn shuǐ chuān fēng zhú, yōu shēng shèng yuǎn xī.
引水穿風竹,幽聲勝遠溪。
cái yī yán yě kè, jiǎn chì yǎng shān jī.
裁衣延野客,翦翅養山雞。
jiǔ shú tīng qín zhuó, shī chéng xuē shù tí.
酒熟聽琴酌,詩成削樹題。
wéi chóu chūn qì nuǎn, sōng xià xuě hé ní.
惟愁春氣暖,松下雪和泥。
“引水穿風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