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想歸時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想歸時路”全詩
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
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
自想歸時路,塵埃復幾重。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過無可上人院》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無可上人院》是唐代詩人姚合的作品。詩中描繪了詩人游覽無可上人院的情景。
詩人在無可上人院中聽到了稀疏的磬聲和鐘聲,感到十分寂寥。但與此同時,他也在這片寧靜中獲得了清涼的感受。
詩中還描繪了一些景物,如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這些景物的出現增添了詩意的深度。蟻行經古蘚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尋找自己的道路時,經過歷史的積累;鶴毳落深松則暗示了大自然的廣博和深邃。
最后兩句“自想歸時路,塵埃復幾重。”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思考和疑慮。詩人經歷了寂寞的探索,最終還會回到塵世之中,再度經歷世間的紛雜。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無可上人院中的心境和感受,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寂靜和清涼的景觀,詩人表達了對安寧和純凈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塵世的繁雜和無可逃避的歸途。整首詩在簡短的篇幅中展現了豐富的意境,是一首充滿哲思和詩意的佳作。
“自想歸時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ú kě shàng rén yuàn
過無可上人院
liáo liáo tīng bù jìn, gū qìng yǔ shū zhōng.
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鐘。
fán nǎo shī zhǎng bié, qīng liáng wǒ zàn féng.
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
yǐ xíng jīng gǔ xiǎn, hè cuì luò shēn sōng.
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
zì xiǎng guī shí lù, chén āi fù jǐ zhòng.
自想歸時路,塵埃復幾重。
“自想歸時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