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寢覺神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失寢覺神勞”全詩
物外詩情遠,人間酒味高。
思歸知病長,失寢覺神勞。
衰老無多思,因君把筆毫。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答李頻秀才》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李頻秀才》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年離九陌,
壁上掛朝袍。
物外詩情遠,
人間酒味高。
思歸知病長,
失寢覺神勞。
衰老無多思,
因君把筆毫。
詩意:
這首詩以回答李頻秀才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感嘆和心境。詩中描繪了一種離鄉別井、心靈追求的境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情感體驗。詩人表達了對遠離塵囂的向往,對酒宴歡樂的追求,以及在思鄉之情中所帶來的病痛和失眠的困擾。盡管年歲已高,但對于詩歌的熱愛依然未減,因此將筆交給了李頻秀才,寄托了自己的詩意和心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離鄉的思念、對詩歌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兩句"一年離九陌,壁上掛朝袍"描繪了詩人長期離鄉的心境和壁上掛著的官袍,暗示了他的官職和與世隔絕的境遇。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渴望超脫塵世的心愿,認為真正的詩情應該超越塵埃紛擾。詩句"物外詩情遠,人間酒味高"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淡漠和對精神追求的高揚。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因思鄉之情而生病的狀況,"思歸知病長,失寢覺神勞"表達了心靈的歸屬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顯露出對家鄉的熱愛和思念。最后兩句"衰老無多思,因君把筆毫"表達了詩人年事已高,但對詩歌的熱情依然不減,將自己的筆交給李頻秀才,希望他能繼續傳承并發揚詩歌的藝術。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與感悟,展現了一種離鄉思鄉、追求理想和超越塵世的情感。詩詞句式簡短,表達直接,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失寢覺神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ǐ pín xiù cái
答李頻秀才
yī nián lí jiǔ mò, bì shàng guà cháo páo.
一年離九陌,壁上掛朝袍。
wù wài shī qíng yuǎn, rén jiān jiǔ wèi gāo.
物外詩情遠,人間酒味高。
sī guī zhī bìng zhǎng, shī qǐn jué shén láo.
思歸知病長,失寢覺神勞。
shuāi lǎo wú duō sī, yīn jūn bǎ bǐ háo.
衰老無多思,因君把筆毫。
“失寢覺神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