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禽與葉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禽與葉連”全詩
露華明菊上,螢影滅燈前。
清漏和砧疊,棲禽與葉連。
高人來此宿,為似在山顛。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喜雍陶秋夜訪宿》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雍陶秋夜訪宿》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秋夜中的寧靜和美麗的景色,并借此來表達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高人的敬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起立在火爐旁,夜歸蓬蓽上眠床。
露華明亮照菊花,螢火在燈前飛揚。
清澈的漏聲和木錘聲交織在一起,棲息的鳥兒和落葉相連。
高人們來到這里過夜,就像在山頂上一樣。
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秋夜中的景色來展示寧靜、美麗、和諧的感覺。作者用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詞句,將清晨的寧靜和夜晚的美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火爐、菊花、螢火等物象很好地體現了秋夜的特點,給人一種寧靜、涼爽的感覺。詩中的漏聲和木錘聲、鳥鳴和落葉融為一體,形成一種和諧的音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敬佩之情。最后,作者描寫了高人們來此宿,仿佛置身于山顛之上,體現了對高人智慧和高尚品質的認同和崇敬。
整首詩詞以平淡、精練的語言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對高人的仰慕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寧靜和美麗,同時也能從詩中感受到作者對高人智慧和品質的向往。
“棲禽與葉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ōng táo qiū yè fǎng sù
喜雍陶秋夜訪宿
xiǎo lì shì lú yān, yè guī péng bì mián.
曉立侍爐煙,夜歸蓬蓽眠。
lù huá míng jú shàng, yíng yǐng miè dēng qián.
露華明菊上,螢影滅燈前。
qīng lòu hé zhēn dié, qī qín yǔ yè lián.
清漏和砧疊,棲禽與葉連。
gāo rén lái cǐ sù, wèi shì zài shān diān.
高人來此宿,為似在山顛。
“棲禽與葉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