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句當秋山落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覓句當秋山落葉”全詩
齋床幾減供禽食,禪徑寒通照像燈。
覓句當秋山落葉,臨書近臘硯生冰。
行登總到諸山寺,坐聽蟬聲滿四棱。
分類:
《寄金陵僧》周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金陵僧》是一首唐代的詩,作者是周賀。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詩人在金陵的僧房中寂靜自得的生活景象。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詩人靜靜地坐在水石之間,自得其樂。水石象征著靜謐與寂靜,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和自我修養的心情。第二句描繪了房間的景象,說道竹閣中的白云不多,熱氣都被疏散開來。這里表示出僧房的環境清幽,沒有喧囂與炎熱。
第三句說到詩人用齋床取代了供禽食的床位,表示出了詩人的禪修心境和對物質的舍棄。第四句描繪了寒冷的禪徑通向照像燈泉,禪修的環境清冷而清幽。
接下來幾句則表現出詩人與文人的身份,他在追求極致的寫作和鉆研過程中與寺廟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他尋找靈感,在秋天的山林中找到了有關枯葉的詩句,用冷靜的心境和冰冷的硯臺寫下了他的作品。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走過山林來到寺廟里,靜靜地聆聽著蟬鳴聲,這個聲音充滿了四周,給詩人帶來了寧靜和寬慰。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僧房的寧靜景象和詩人在其中寂靜自得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寺廟環境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修身養性的追求。詩中以水石、竹閣、齋床、禪徑、照像燈等景物為符號,通過對身邊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我內心境界的追求和凈化。
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金陵的僧人
坐在水石之間,自得其樂,
竹閣中白云不多,熱氣疏散開來。
齋床取代了供禽食的床位,
禪徑通向照像燈泉。
秋天的山林里尋找有關枯葉的詩句,
臘月近前的硯臺冰涼而剛硬。
我走過山林來到諸山寺廟,
靜靜地聆聽蟬聲滿四棱。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寧靜和修身養性的追求,并通過自然景物和寺廟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舒適。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中,詩人通過與大自然和僧房的親密聯系,找到了與自己內心和諧的狀態。
“覓句當秋山落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īn líng sēng
寄金陵僧
shuǐ shí zhì shēn xián zì dé, píng yún zhú gé shǎo yán zhēng.
水石致身閑自得,平云竹閣少炎蒸。
zhāi chuáng jǐ jiǎn gōng qín shí,
齋床幾減供禽食,
chán jìng hán tōng zhào xiàng dēng.
禪徑寒通照像燈。
mì jù dāng qiū shān luò yè, lín shū jìn là yàn shēng bīng.
覓句當秋山落葉,臨書近臘硯生冰。
xíng dēng zǒng dào zhū shān sì, zuò tīng chán shēng mǎn sì léng.
行登總到諸山寺,坐聽蟬聲滿四棱。
“覓句當秋山落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