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聲穿古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聲穿古竇”全詩
幾處行杉徑,何時宿石樓。
湘聲穿古竇,華影在空舟。
惆悵云門路,無因得從游。
分類:
作者簡介(鄭巢)
鄭巢,[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間,舉進士。姚合為杭州刺史,巢獻詩游其門館。合頗獎重,凡登覽燕集,巢常在側。后不仕而終。巢著有詩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送姚郎中罷郡游越》鄭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姚郎中罷郡游越》是唐代鄭巢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逍遙方罷郡,
高興接東甌。
幾處行杉徑,
何時宿石樓。
湘聲穿古竇,
華影在空舟。
惆悵云門路,
無因得從游。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姚郎中離開郡縣游歷越州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姚郎中的祝福和對自己無法隨行游歷的遺憾之情。詩中描繪了逍遙自在的離別情景和美麗的越州風光,以及詩人對自由自在游歷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唐代詩人典型的離愁別緒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1. "逍遙方罷郡":逍遙意味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里指姚郎中已經結束在郡縣的官職,即將開始自由行游越州。
2. "高興接東甌":東甌是越州的別稱,詩人欣喜地迎接姚郎中的到來,同時也暗示了越州美麗的風景。
3. "幾處行杉徑":行杉徑指越州的小徑,這里表示越州有許多迷人的小徑。
4. "何時宿石樓":石樓是指越州的建筑物,詩人向往著何時能夠在越州的石樓中夜宿。
5. "湘聲穿古竇":湘指湘江,湘聲指湘江的潺潺流水聲,穿古竇表示聲音穿過古老的山洞回蕩。這里描繪了越州湘江的美景。
6. "華影在空舟":華影指越州的美麗景色,空舟指空船。這里表示越州的美景映在空船上,詩人在想象自己乘船游覽越州的情景。
7. "惆悵云門路,無因得從游":云門指越州的山門,詩人感到遺憾和煩惱,因為自己無法有機會去越州游覽。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展現越州美景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詩人無法隨行而去的遺憾之情,同時也是對離別者的祝福和送別。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愁別緒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湘聲穿古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o láng zhōng bà jùn yóu yuè
送姚郎中罷郡游越
xiāo yáo fāng bà jùn, gāo xìng jiē dōng ōu.
逍遙方罷郡,高興接東甌。
jǐ chù xíng shān jìng, hé shí sù shí lóu.
幾處行杉徑,何時宿石樓。
xiāng shēng chuān gǔ dòu, huá yǐng zài kōng zhōu.
湘聲穿古竇,華影在空舟。
chóu chàng yún mén lù, wú yīn dé cóng yóu.
惆悵云門路,無因得從游。
“湘聲穿古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