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貪祿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皆貪祿利”全詩
若見無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窺飯下,好藥入籬生。
夢覺幽泉滴,應疑禁漏聲。
分類:
《贈茅山高拾遺蔓》章孝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茅山高拾遺蔓》是唐代詩人章孝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皆貪祿利,白首更營營。
若見無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窺飯下,好藥入籬生。
夢覺幽泉滴,應疑禁漏聲。
詩意:
這首詩詞以茅山高拾遺蔓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逐功名利祿的批判和對淡泊名利、追求無為之道的推崇。詩中通過描繪幽禽窺視人們吃飯、珍貴藥草生長在籬笆邊、夢中聽到幽泉滴水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無為生活的向往。
賞析:
1. 詩詞開篇寫道“人皆貪祿利,白首更營營”。貪圖功名利祿是人性的普遍弱點,人們為了追逐這些物質利益而不斷奮斗,即使年老白發也不停歇。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求功名利祿的批判和對功利主義的反思。
2. 接下來的兩句“若見無為理,兼忘不朽名”,表達了作者對無為之道的推崇。無為即不為功名利祿所動,以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安寧和道德修養為目標。作者希望人們能夠放下功名利祿的執著,追求無為之道,達到心靈的自由與寧靜。
3. 詩中提到“幽禽窺飯下,好藥入籬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與贊美。幽禽窺飯下,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們在自然中獲得生活的滋養。好藥入籬生,則表現了自然界珍貴的草藥在平凡的角落中生長,暗示了自然的神奇與生機。
4. 最后兩句“夢覺幽泉滴,應疑禁漏聲”,描繪了作者在夢中聽到幽泉滴水的聲音。這里幽泉的形象象征著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而幽泉滴水的聲音則傳達出一種神秘而安詳的氛圍。應疑禁漏聲,暗示了作者在夢中的幻覺,喚起讀者對詩中情景的想象。
《贈茅山高拾遺蔓》通過對人們追逐功名利祿的批判,以及對無為之道和自然界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中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富有禪意的意境,引導人們思考生活的真諦和追求的方向。
“人皆貪祿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máo shān gāo shí yí màn
贈茅山高拾遺蔓
rén jiē tān lù lì, bái shǒu gèng yíng yíng.
人皆貪祿利,白首更營營。
ruò jiàn wú wéi lǐ, jiān wàng bù xiǔ míng.
若見無為理,兼忘不朽名。
yōu qín kuī fàn xià, hǎo yào rù lí shēng.
幽禽窺飯下,好藥入籬生。
mèng jué yōu quán dī, yīng yí jìn lòu shēng.
夢覺幽泉滴,應疑禁漏聲。
“人皆貪祿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