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去已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女去已久”全詩
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分類: 端午節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巫山高》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巫山高》
巫山與天近,煙景長青熒。
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中文譯文:
巫山與天相近,煙霧中景色長久青翠。
在這里,楚王有個夢,夢見了一位神女。
神女已經離去很久,云雨迷蒙,一片空虛。
唯有巴山的猿猴嘯叫,發出悲傷的音調,卻無人可聽。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唐代張九齡對巫山和其中所發生的一場夢境的描繪。他用凄美的詞句表達了自己對巫山景色和楚王夢境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巫山與天近,煙景長青熒”,描述了巫山與天空的親近感以及恒久的美麗景色。巫山高聳入云,被煙霧籠罩而顯得神秘而壯麗,景色長久青翠。
接著,詩人提到楚王在這里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位神女。這一句“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展示了楚王對神女的向往和夢境的神秘感。
然而,神女早已離去,留下了云雨的茫茫,一片無物的空虛。“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詩人描繪出了神女離開之后的幻滅和空虛。這里的“云雨”可以理解為過去的記憶和夢境散場后的一片茫然。
最后一句“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詩人以巴山的猿猴嘯叫代替了神女的歌聲,表達了寂寞和失落的情感。猿猴的悲鳴充滿哀怨,但無人能聽到。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巫山的高大壯麗和神女的夢境,以及離去后的失落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和幸福的向往,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人運用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使詩句抒發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神女去已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shān gāo
巫山高
wū shān yǔ tiān jìn, yān jǐng cháng qīng yíng.
巫山與天近,煙景長青熒。
cǐ zhōng chǔ wáng mèng, mèng de shén nǚ líng.
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
shén nǚ qù yǐ jiǔ, yún yǔ kōng míng míng.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wéi yǒu bā yuán xiào, āi yīn bù kě tīng.
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神女去已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