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覺夜初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覺夜初長”全詩
病加陰已久,愁覺夜初長。
坐拾車前子,行看肘后方。
無端憂食忌,開鏡倍萎黃。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秋日病中》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病中
析析檐前竹,
秋聲拂簟涼。
病加陰已久,
愁覺夜初長。
坐拾車前子,
行看肘后方。
無端憂食忌,
開鏡倍萎黃。
中文譯文:
我觀察著檐前的竹子,
秋天的聲音拂過席子,
病情加重,陰郁已久,
憂愁使得夜晚顯得漫長。
坐著手捧著車前的秧子,
行走時關注著自己的背影。
毫無原因地憂心忡忡,不敢吃東西,
照鏡子時發現自己更加憔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身患重病的秋天景象和他內心的痛苦。檐前的竹子搖曳在秋風中,正如詩人的心情一樣涼爽。然而,他的病情愈加惡化,陰郁的情緒讓他的夜晚變得漫長而沉重。他坐在那里,手捧著車前的秧子,也許是為了觀察和安撫自己的內心。在行走的時候,他不禁回頭看著自己的背影,這可能是對自己身體日漸衰弱的一種擔憂和思考。無端端的憂慮讓他不敢吃東西,站在鏡子前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容顏倍加衰落。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病痛與心理折磨的苦悶和無奈。通過秋天的景象和細節描寫,展現出詩人內心的憂傷與痛苦。詩人通過自己親身的體驗,以悲涼的筆觸繪制出了一幅秋日病中的景象,使人感到深深的憐憫和思考生命的脆弱。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病痛與煩惱,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愁覺夜初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bìng zhōng
秋日病中
xī xī yán qián zhú, qiū shēng fú diàn liáng.
析析檐前竹,秋聲拂簟涼。
bìng jiā yīn yǐ jiǔ, chóu jué yè chū zhǎng.
病加陰已久,愁覺夜初長。
zuò shí chē qián zǐ, xíng kàn zhǒu hòu fāng.
坐拾車前子,行看肘后方。
wú duān yōu shí jì, kāi jìng bèi wěi huáng.
無端憂食忌,開鏡倍萎黃。
“愁覺夜初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