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澤國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蒼茫澤國東”全詩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題松汀驛》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松汀驛》是唐代張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色遠含空,
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
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
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
不在五湖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山水景色的壯麗和寧靜。詩人描繪了遙遠的山色融入了蒼茫的天空,澤國東方的廣袤景象。大海的明亮先見到日出,江水的白色在風中回蕩。鳥兒飛過高原的道路,人們的煙火升起沿著小徑蔓延。然而,這些美景并不為人所知,它們隱匿在五湖之外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面。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之美。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給人以無邊無際、蒼茫廣闊的感覺。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通過形容大海和江水的景象,傳達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機。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表達了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存,以及人們在山水間的自由徜徉。最后兩句“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則表達了這些美景的隱秘和不為人知的特點,凸顯了詩人對純凈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與之相伴的寧靜氛圍,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追求。同時,詩人通過隱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將人與自然相融合,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
“蒼茫澤國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ōng tīng yì
題松汀驛
shān sè yuǎn hán kōng, cāng máng zé guó dōng.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hǎi míng xiān jiàn rì, jiāng bái jiǒng wén fēng.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niǎo dào gāo yuán qù, rén yān xiǎo jìng tōng.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nǎ zhī jiù yí yì, bù zài wǔ hú zhōng.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蒼茫澤國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